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混凝土泵车简介 | 第9-10页 |
1.3 混凝土泵车及其臂架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1.3.1 混凝土泵车及臂架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2 混凝土泵车及臂架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3 混凝土泵车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对象及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混凝土泵车臂架理论解析计算 | 第16-29页 |
2.1 工作臂强度与刚度分析 | 第16-24页 |
2.1.1 工作臂结构 | 第16页 |
2.1.2 确定工况 | 第16-17页 |
2.1.3 工作臂的强度分析 | 第17-22页 |
2.1.4 工作臂的刚度分析 | 第22-24页 |
2.2 工作臂各铰点理论计算与分析 | 第24-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混凝土泵车臂架有限元分析 | 第29-43页 |
3.1 有限元分析介绍 | 第29-30页 |
3.1.1 有限元方法 | 第29页 |
3.1.2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29页 |
3.1.3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介绍 | 第29-30页 |
3.2 模型中单元介绍 | 第30页 |
3.3 建立混凝土泵车各部件有限元模型 | 第30-33页 |
3.3.1 建模方法选取 | 第30-31页 |
3.3.2 APDL参数化建模介绍 | 第31页 |
3.3.3 模型简化说明 | 第31-32页 |
3.3.4 网格划分介绍 | 第32-33页 |
3.3.5 部件材料属性 | 第33页 |
3.4 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静力学分析 | 第33-38页 |
3.4.1 各部件有限元模型 | 第33-34页 |
3.4.2 边界条件及施加载荷 | 第34-36页 |
3.4.3 工况的确定 | 第36-38页 |
3.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38-41页 |
3.6 有限元模型正确性验证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泵车臂架变幅机构铰点位置优化 | 第43-51页 |
4.1 铰点位置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 第43-49页 |
4.1.1 变幅机构及遗传算法简介 | 第43-44页 |
4.1.2 铰点位置优化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4.1.3 设计变量的选取 | 第45页 |
4.1.4 确定目标函数 | 第45-47页 |
4.1.5 约束条件的建立 | 第47-49页 |
4.2 优化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4.2.1 优化软件的选用 | 第49-50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截面优化 | 第51-59页 |
5.1 有限元ANSYS软件优化设计 | 第51-52页 |
5.2 臂架截面优化 | 第52-56页 |
5.2.1 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52-54页 |
5.2.2 状态变量的确定 | 第54页 |
5.2.3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54-55页 |
5.2.4 优化软件及优化方法的选择 | 第55-56页 |
5.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5.3.1 优化后臂体强度对比 | 第57页 |
5.3.2 优化后臂体刚度对比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