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 其他的各种损伤探测方法概述 | 第11-17页 |
1.3.1 基于结构固有频率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2-13页 |
1.3.2 基于结构模态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3-15页 |
1.3.3 基于结构柔度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5-16页 |
1.3.4 基于能量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17-19页 |
2 振动理论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第19-28页 |
2.1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2.2 动力平衡条件 | 第22-23页 |
2.3 结构特性矩阵 | 第23-24页 |
2.4 无阻尼自由振动 | 第24-26页 |
2.5 模态分析 | 第26-28页 |
3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 第28-46页 |
3.1 有限元分析基本过程 | 第30-34页 |
3.1.1 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30-31页 |
3.1.2 有限元方法分析基本过程 | 第31-34页 |
3.2 基本理论介绍 | 第34-38页 |
3.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4-35页 |
3.2.2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3.2.3 虚功原理 | 第37-38页 |
3.2.4 最小总势能法 | 第38页 |
3.3 有限元法的收敛性 | 第38-40页 |
3.3.1 有限元的收敛条件 | 第38-39页 |
3.3.2 应力的单元平均或节点平均处理方法 | 第39-40页 |
3.4 有限元法求解的基本步骤 | 第40-41页 |
3.5 有限元中矩阵的简单介绍 | 第41-43页 |
3.5.1 单元刚度矩阵的特性 | 第41-42页 |
3.5.2 总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法以及总体刚度矩阵的特性 | 第42页 |
3.5.3 单元形态的选择 | 第42-43页 |
3.5.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3页 |
3.6 梁上的有限元方法 | 第43-46页 |
3.6.1 控制微分方程 | 第43-44页 |
3.6.2 梁分析的位移法 | 第44页 |
3.6.3 悬臂梁有限元 | 第44-46页 |
4 用柔度矩阵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 | 第46-58页 |
4.1 ANSYS建模分析 | 第46-47页 |
4.2 损伤识别指标 | 第47-48页 |
4.2.1 对角元素识别指标 | 第47-48页 |
4.2.2 对角元素的相对变化量识别指标 | 第48页 |
4.3 建立模型并对损伤进行识别 | 第48-57页 |
4.3.1 模拟受损结构 | 第49页 |
4.3.2 用对角元素指标对损伤识别 | 第49-53页 |
4.3.3 用对角元素的相对变化量指标对损伤进行识别 | 第53-57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5 理论结合实际 | 第58-61页 |
5.1 振动测量和数据的收集 | 第58-59页 |
5.2 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 | 第59页 |
5.3 模态参数的应用 | 第59-61页 |
6 结论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