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RHDV衣壳蛋白与组织血型抗原结合位点的初步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11-12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2-38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病原学第13-21页
        2.1 RHDV的分类地位第13页
        2.2 RHD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第13-14页
        2.3 衣壳蛋白VP60的结构第14-16页
        2.4 RHDV的系统进化及其与宿主的共进化第16-17页
        2.5 RHDV的遗传多样性第17-19页
        2.6 抵抗RHD机制的形成第19-20页
        2.7 RHDV的预防和控制第20-21页
    3 杯状病毒与HBGAs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3.1 组织血型抗原第21-22页
        3.2 诺如病毒与HBGAs第22-23页
        3.3 RHDV与HBGAs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8页
第二篇 实验部分第38-88页
    第一章 RHDV衣壳蛋白VP60结合HBGAS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第38-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1.1 主要试剂第38-39页
            1.2 主要仪器第39页
            1.3 蛋白样品的准备第39页
            1.4 O型血个体唾液样品的采集及处理第39页
            1.5 唾液中H型组织血型抗原物质(HBGAs)的检测第39-40页
            1.6 衣壳蛋白VP60与唾液HBGAs结合试验方法最适条件的筛选第40-41页
            1.7 VP60蛋白与H2型合成HBGAs多糖结合试验最适条件的筛选第41-42页
        2 结果第42-47页
            2.1 血凝试验测定抗H试剂的效价第42-43页
            2.2 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唾液中的H型HBGAs第43页
            2.3 VP60蛋白与唾液HBGAs结合试验方法最适条件的筛选第43-45页
            2.4 H2型合成HBGAs多糖结合试验最适条件的筛选第45-47页
            2.5 HBGAs结合试验阳性值的判定方法第47页
        3 讨论第47-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第二章 VP60蛋白P2亚区的截短表达及其与受体HBGAS结合位点的初步分析第54-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60页
            1.1 质粒、菌种及蛋白第55页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55页
            1.3 VP60蛋白截短表达设计方案第55-56页
            1.4 截短表达构建示意图第56页
            1.5 引物设计第56页
            1.6 目的质粒的构建第56-59页
            1.7 VP60截短片段的原核表达及鉴定第59页
            1.8 VP60截短蛋白与HBGAs的结合试验第59-60页
        2 结果第60-64页
            2.1 目的质粒的构建第60-61页
            2.2 SDS-PAGE分析重组VP60蛋白及其截短蛋白第61-62页
            2.3 重组VP60蛋白及其截短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第62-63页
            2.4 VP60截短蛋白与HBGAs的结合第63-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三章 VP60嵌合蛋白的表达及血凝性分析第68-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7页
            1.1 质粒、菌株及细胞第68-69页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69页
            1.3 序列分析第69页
            1.4 引物设计第69-70页
            1.5 突变体VP60-411-417aa和VP60-502-510aa的构建第70-72页
            1.6 重组穿梭载体Bacmid的构建及鉴定第72-74页
            1.7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筛选第74-75页
            1.8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产物的鉴定第75-76页
            1.9 两种嵌合蛋白的血凝性分析试验第76-77页
        2 结果第77-84页
            2.1 两种嵌合蛋白穿梭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77-79页
            2.2 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鉴定第79-80页
            2.3 嵌合蛋白的表达及鉴定第80-82页
            2.4 嵌合蛋白血凝性分析实验第82-84页
        3 讨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全文总结第88-90页
附录第90-94页
致谢第94-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轿车内饰设计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柔度矩阵的悬臂梁损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