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樟树根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技术可行性分析、预期达到的成果和创新处 | 第11-14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2.3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2页 |
1.2.4 预期达到的成果 | 第12页 |
1.2.5 取得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2章 樟树根中化合物的制备和鉴定 | 第14-26页 |
2.1 化合物的制备 | 第14-15页 |
2.1.1 制备方法 | 第14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2.1.3 试剂、试药 | 第15页 |
2.2 化合物的鉴定 | 第15-23页 |
2.3 用于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的对照品的标化 | 第23-26页 |
2.3.1 色谱条件 | 第23-24页 |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页 |
2.3.3 测定 | 第24-25页 |
2.3.4 讨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樟树根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 | 第26-61页 |
3.1 樟树根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测定 | 第26-38页 |
3.1.1 仪器、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3.1.2 色谱条件 | 第26-27页 |
3.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3.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3.1.5 系统适应性试验 | 第27-28页 |
3.1.6 线性关系考察 | 第28-29页 |
3.1.7 精密度试验 | 第29-30页 |
3.1.8 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条件考察 | 第30-31页 |
3.1.9 稳定性试验 | 第31页 |
3.1.10 重复性试验 | 第31-32页 |
3.1.11 耐用性试验 | 第32-35页 |
3.1.12 范围 | 第35-36页 |
3.1.13 回收率试验 | 第36-37页 |
3.1.14 样品测定 | 第37-38页 |
3.2 樟树根特征图谱的制定 | 第38-56页 |
3.2.1 仪器设备、样品、试剂试药及对照品 | 第38-39页 |
3.2.2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39-41页 |
3.2.3 耐用性考察 | 第41-44页 |
3.2.4 樟树根对照特征图谱的建立 | 第44-46页 |
3.2.5 樟树根特征图谱方法学考察 | 第46-51页 |
3.2.6 10批樟树根特征图谱相似度测定 | 第51-56页 |
3.3 樟树根水分、灰分和挥发油测定及薄层鉴别 | 第56-61页 |
3.3.1 水分 | 第56页 |
3.3.2 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 第56-57页 |
3.3.3 挥发油含量 | 第57页 |
3.3.4 樟树根薄层鉴别 | 第57-61页 |
第4章 樟树根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第61-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综述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