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除草剂2,4-D概述 | 第11-14页 |
1.1 2,4-D简介 | 第11页 |
1.2 2,4-D的作用机制 | 第11-13页 |
1.3 2,4-D的危害 | 第13-14页 |
2 2,4-D的降解特性 | 第14-22页 |
2.1 环境中2,4-D的降解 | 第14页 |
2.2 2,4-D的微生物降解菌株 | 第14-15页 |
2.3 2,4-D的微生物降解途径 | 第15-19页 |
2.4 2,4-D降解基因的调控 | 第19-20页 |
2.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8页 |
1 仪器试剂及其配置 | 第22-27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1.3 菌株 | 第23页 |
1.4 溶液试剂的配置 | 第23-25页 |
1.4.1 不同盐溶液的配置 | 第23-24页 |
1.4.2 其他溶液的配置 | 第24-25页 |
1.5 培养基的配置 | 第25页 |
1.6 核酸电泳相关试剂的配置 | 第25-26页 |
1.7 蛋白质电泳相关试剂的配置 | 第26页 |
1.8 其他缓冲液的配置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2.1 种子液的制备 | 第27页 |
2.2 环境因素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1 不同碳源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7页 |
2.2.2 不同氮源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3 不同NaCl浓度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2.2.4 不同重金属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2.2.5 不同浓度汞、铜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2.3 BJ71菌株的质粒稳定性 | 第28-29页 |
2.3.1 BJ71菌株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 第28页 |
2.3.2 质粒消除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 质粒的提取及测序 | 第29页 |
2.5 catA基因的克隆 | 第29-32页 |
2.5.1 BJ71总D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2.5.2 catA基因的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第30页 |
2.5.3 PCR产物的纯化 | 第30-31页 |
2.5.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页 |
2.5.5 catA基因克隆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 第31-32页 |
2.6 cat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页 |
2.7 catA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2-33页 |
2.7.1 catA基因原核表达引物的设计 | 第32-33页 |
2.7.2 全长catA基因的扩增 | 第33页 |
2.7.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页 |
2.7.4 pET28a-catA表达载体的连接及转化 | 第33页 |
2.8 重组菌的培养及SDS-PAGE | 第33-34页 |
2.8.1 粗酶液的提取及SDS-PAGE电泳检测 | 第33-34页 |
2.8.2 不同诱导时间对catA基因原核表达的影响 | 第34页 |
2.8.3 不同诱导温度对catA基因原核表达的影响 | 第34页 |
2.8.4 不同IPTG浓度对catA基因原核表达的影响 | 第34页 |
2.9 粗酶的纯化 | 第34-35页 |
2.10 CatA蛋白及顺,顺-粘康酸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2.10.1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5页 |
2.10.2 CatA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2.10.3 顺,顺-粘康酸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5页 |
2.11 纯酶酶学特性的测定 | 第35-38页 |
2.11.1 纯酶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36页 |
2.11.2 纯酶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36页 |
2.11.3 纯酶最适pH的测定 | 第36页 |
2.11.4 纯酶pH稳定性的研究 | 第36页 |
2.11.5 酶的底物特异性研究 | 第36-37页 |
2.11.6 纯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8-63页 |
1 环境因素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38-41页 |
1.1 不同碳源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38页 |
1.2 不同氮源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1.3 不同NaCl浓度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1.4 不同重金属离子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1.5 不同浓度的汞、铜离子对BJ71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2 BJ71菌株的质粒稳定性 | 第41-42页 |
3 BJ71菌株异生性物质降解相关基因 | 第42-43页 |
4 catA基因的克隆 | 第43-45页 |
4.1 catA基因的扩增 | 第43-44页 |
4.2 catA基因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5 cat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5-55页 |
5.1 catA基因序列及Blast比对 | 第45-49页 |
5.2 CatA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第49页 |
5.3 CatA蛋白的信号肽、跨膜区、定位及亲疏水性分析 | 第49-52页 |
5.4 CatA蛋白二级结构及功能位点预测 | 第52-53页 |
5.5 CatA蛋白的卷曲螺旋域分析 | 第53页 |
5.6 CatA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 | 第53-55页 |
6 pET28a-catA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7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分析 | 第56-58页 |
7.1 重组菌的培养及SDS-PAGE分析 | 第56-57页 |
7.2 不同诱导时间对catA表达的影响 | 第57页 |
7.3 不同温度诱导catA的表达 | 第57-58页 |
7.4 不同IPTG浓度诱导catA的表达 | 第58页 |
8 粗酶的纯化及SDS-PAGE分析 | 第58页 |
9 CatA纯酶含量测定及相关物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8-59页 |
10 CatA纯酶的酶学特性 | 第59-63页 |
10.1 温度对CatA纯酶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10.2 pH对CatA纯酶活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10.3 CatA蛋白的底物特异性 | 第61页 |
10.4 CatA蛋白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3-68页 |
1 结论 | 第63-64页 |
2 讨论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附录1:139个异生物质降解相关基因 | 第76-80页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