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效益农业尾水的稻田利用模拟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绪论)第14-25页
    1.1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与成因第14-16页
        1.1.1 水体富营养化第14页
        1.1.2 太湖氮磷污染来源第14-15页
        1.1.3 种植业面源污染成因第15-16页
    1.2 太湖流域种植业氮磷流失控制研究第16-19页
        1.2.1 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2 水稻对污水氮磷净化效果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稻田系统净化种植业尾水建模研究第19-22页
        1.3.1 人工湿地建模研究简述第19-20页
        1.3.2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可行性第20-22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研究创新点第23页
        1.4.3 技术路线第23-25页
2 尾水灌溉条件下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第25-49页
    2.1 前言第2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2.2.1 试验材料第25-26页
        2.2.2 试验设计第26-28页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28-29页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47页
        2.3.1 尾水灌溉条件下施肥后田面水氮浓度变化第29-35页
        2.3.2 尾水灌溉条件下施肥后田面水磷浓度变化第35-38页
        2.3.3 施肥后稻田氮磷流失风险期分析第38-40页
        2.3.4 非施肥期稻田对尾水氮磷去除率与去除负荷第40-43页
        2.3.5 非施肥期稻田对尾水氮磷去除率影响因素分析第43-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3 尾水灌溉对水稻品质和土壤氮磷的影响第49-58页
    3.1 前言第4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3.2.1 样品采集第49页
        3.2.2 样品分析方法第49-51页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3.3.1 尾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51-52页
        3.3.2 尾水灌溉水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第52-53页
        3.3.3 尾水灌溉对稻田土壤氮磷的影响第53-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4 水塘缓冲系统的构建及适宜性研究第58-67页
    4.1 前言第58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4.2.1 试验材料第58页
        4.2.2 试验设计第58-59页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59页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4.3.1 不遮光处理硬质表面水塘水质变化第59-61页
        4.3.2 遮光硬质表面水塘水质变化第61-63页
        4.3.3 天然土质水塘氮磷去除率、去除负荷和pH变化第63-65页
        4.3.4 模拟天然土质水塘土壤氮磷变化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预测模型构建第67-75页
    5.1 前言第67页
    5.2 数据、建模工具及网络形式选取第67页
    5.3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训练第67-68页
    5.4 参数选取及数据处理第68-70页
        5.4.1 输入与输出神经元数第68-69页
        5.4.2 隐含层数及节点数第69页
        5.4.3 传递函数第69-70页
        5.4.4 数据处理第70页
    5.5 模型训练结果第70-74页
        5.5.1 隐含层神经元数确定第70-71页
        5.5.2 总氮和总磷预测结果第71-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5-76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作者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4-二氯苯氧乙酸降解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下一篇:京津冀农业气象资源时空变化及农作物适宜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