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运输与设备论文--矿井提升论文--提升机论文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零部件参数化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8页
        1.1.1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国内外换绳方法及CAD技术现状发展第12-15页
        1.1.3 SolidWorks二次开发研究现状第15-16页
        1.1.4 课题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
    1.4 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结构设计与关键元件有限元分析第19-33页
    2.1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设计第19-22页
        2.1.1 防跑绳锁绳装置的结构分析第19-20页
        2.1.2 平行四边形夹紧装置的结构分析第20-22页
    2.2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工作原理第22-28页
        2.2.1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的换绳工艺流程第22-26页
        2.2.2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的液压工作原理第26-28页
    2.3 防跑绳装置的有限元分析第28-31页
        2.3.1 压缩弹簧钢丝绳自由通过状态有限元分析第28-29页
        2.3.2 弹簧抱死钢丝绳状态的有限元分析第29-31页
    2.4 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零部件参数化设计第33-57页
    3.1 换绳装置零件CAD系统开发的总体方案第33-34页
    3.2 换绳装置中零件的结构分析和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第34-40页
        3.2.1 换绳装置中零件的结构分析第34-36页
        3.2.2 换绳装置中液压缸的结构设计与计算第36-40页
    3.3 成组技术第40-42页
        3.3.1 成组技术简介第40-41页
        3.3.2 成组技术在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的应用第41-42页
    3.4 SoldWorks二次开发技术第42-49页
        3.4.1 SoldWorks二次开发的工具第42-43页
        3.4.2 SoldWorks二次开发的原理第43-44页
        3.4.3 Access数据库访问技术第44-46页
        3.4.4 定制菜单技术第46-49页
    3.5 基于SolidWorks零件参数化设计分析第49-50页
        3.5.1 程序驱动法进行参数化设计第49页
        3.5.2 基于零件三维模型的尺寸驱动法的参数化设计第49-50页
    3.6 二次开发程序的创建步骤第50-55页
        3.6.1 编写程序代码第50-51页
        3.6.2 销轴、液压缸的数据库创建并使其与VB的链接第51-53页
        3.6.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第53-54页
        3.6.4 系统运行实例第54-55页
    3.7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装置仿真研究第57-75页
    4.1 ADAMS软件的简介第57-58页
    4.2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第58-59页
        4.2.1 ADAMS多刚体系统的组成第58页
        4.2.2 ADAMS多刚体的坐标系统及空间自由度第58-59页
        4.2.3 ADAMS软件的多刚体方程第59页
    4.3 基于ADAMS的单个夹绳机构的动力学仿真的研究第59-63页
        4.3.1 单个夹绳机构的仿真过称第59-61页
        4.3.2 单个夹绳机构的仿真结果分析第61-63页
    4.4 基于ADAMS的换绳装置系统的仿真研究第63-73页
        4.4.1 导整套装置的模型添加材料约束函数第63-65页
        4.4.2 运动学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第65-68页
        4.4.3 基于ADAMS的换绳装置的动力学仿真研究第68-73页
    4.5 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多绳摩擦提升机首绳快速更换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第75-81页
    5.1 试验研究的意义第75页
    5.2 现场的安装与试验第75-77页
    5.3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第77-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主要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电喷雾润滑雾化特征参数及其车削试验研究
下一篇:调绳装置的参数化设计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