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整体式斜交桥地震反应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整体式无缝桥简介第10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5-16页
第二章 整体式斜交无缝桥数值模型第16-30页
    2.1 粘弹性人工边界及波动输入第16-20页
        2.1.1 粘弹性人工边界第16-18页
        2.1.2 地震动输入方法第18-20页
    2.2 土体的本构模型第20-22页
        2.2.1 Mohr-Coulomb模型的屈服准则第20-21页
        2.2.2 Mohr-Coulomb模型塑性流动势第21-22页
    2.3 桩基础P-Y曲线的建立和台后土压力的计算第22-25页
        2.3.1 桩基础p-y曲线计算方法第22-25页
        2.3.2 台后土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NCHRP曲线第25页
    2.4 多尺度模型及其验证第25-29页
        2.4.1 不同尺度模型的界面连接原理第26-27页
        2.4.2 界面连接算例第27-28页
        2.4.3 计算结果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地震作用下整体式斜交无缝桥动力反应数值分析第30-83页
    3.1 工程实例基本资料第30-31页
    3.2 两种桥梁有限元模型第31-36页
        3.2.1 弹簧模型第31-32页
        3.2.2 整体模型第32-34页
        3.2.3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第34-36页
    3.3 弹簧模型模态分析第36-39页
    3.4 弹簧模型时程反应分析第39-59页
        3.4.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假定第39页
        3.4.2 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位移响应分析第39-42页
        3.4.3 地震作用下桥墩的位移响应分析第42-44页
        3.4.4 地震作用下桥墩及其桩基础的内力分析第44-52页
        3.4.5 地震作用下桥台下桩基础的内力分析第52-59页
        3.4.6 内力验算第59页
    3.5 两种模型时程反应对比分析第59-81页
        3.5.1 El-centro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第60-66页
        3.5.2 Kobe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第66-73页
        3.5.3 Loma prieta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第73-79页
        3.5.4 不同模拟方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79-81页
    3.6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四章 整体式斜交无缝桥地震反应参数分析第83-99页
    4.1 概述第83页
    4.2 斜交角对整体式斜交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第83-87页
        4.2.1 整体式桥梁斜交角取值第83-84页
        4.2.2 桥面板位移第84页
        4.2.3 台板连接处应力第84-85页
        4.2.4 边跨跨中和中跨跨中应力第85页
        4.2.5 桥墩墩顶的位移和应力第85-86页
        4.2.6 桥台下桩顶的位移和应力第86-87页
    4.3 台后土类型对整体式斜交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第87-91页
        4.3.1 台后土类型的选择第87页
        4.3.2 桥面板位移第87-88页
        4.3.3 台板连接处的应力第88-89页
        4.3.4 边跨跨中和中跨跨中的应力第89页
        4.3.5 桥墩墩顶的位移和应力第89-90页
        4.3.6 桥台下桩的位移和应力第90-91页
    4.4 桥台高度对整体式斜交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第91-94页
        4.4.1 整体式桥台高度取值第91页
        4.4.2 桥面板位移第91-92页
        4.4.3 台板连接处的应力第92页
        4.4.4 边跨跨中和中跨跨中应力第92-93页
        4.4.5 桥墩墩顶的位移和应力第93页
        4.4.6 桥台下桩顶的位移和应力第93-94页
    4.5 桥梁长度对整体式斜交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第94-98页
        4.5.1 整体式桥梁最大长度取值第94-95页
        4.5.2 桥面板位移第95页
        4.5.3 台板连接处应力第95-96页
        4.5.4 边跨跨中和中跨跨中应力第96页
        4.5.5 桥墩墩顶的位移和应力第96-97页
        4.5.6 桥台下桩的位移和应力第97-98页
    4.6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结论与展望第99-102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99-100页
    研究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自旋霍尔效应中的自旋角分裂研究
下一篇:基于LID的校园雨水利用景观规划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