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车用轮毂电机的功率密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轮毂电机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功率密度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解析法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轮毂电机有限元建模与实验验证第17-39页
    2.1 轮毂电机本体有限元模型第17-18页
    2.2 轮毂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第18-29页
    2.3 控制系统与电机本体联合仿真模型第29-30页
    2.4 实验验证及性能分析第30-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轮毂电机的解析建模与验证第39-57页
    3.1 基本假设第39-40页
    3.2 各子域矢量磁位的通解第40-45页
        3.2.1 永磁体子域第41-42页
        3.2.2 气隙子域第42页
        3.2.3 电枢槽子域第42-45页
        3.2.4 电枢槽开口子域第45页
    3.3 根据分界面条件求解谐波系数第45-49页
        3.3.1 永磁体子域和气隙子域分界面(r=Rm)第46页
        3.3.2 定子槽和槽开口分界面(r=Rt)第46-48页
        3.3.3 定子轭分界面(r=Rs)第48-49页
    3.4 电磁性能第49-52页
        3.4.1 气隙子域的磁通密度分布第49页
        3.4.2 磁链第49-51页
        3.4.3 反电动势第51页
        3.4.4 齿槽转矩第51页
        3.4.5 输出转矩第51-52页
    3.5 磁场解析计算与模型验证第52-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4 功率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第57-81页
    4.1 电机尺寸参数的影响第57-60页
        4.1.1 永磁体厚度和极弧系数对输出转矩的影响第57-59页
        4.1.2 极弧系数和气隙长度对输出转矩的影响第59-60页
    4.2 转子磁路结构的影响第60-63页
    4.3 永磁体材料参数的影响第63-66页
    4.4 齿槽转矩削弱第66-76页
        4.4.1 结构示意图第67-68页
        4.4.2 辅助槽/齿子域第68页
        4.4.3 定子轭分界面(r=Rs)第68-70页
        4.4.4 磁场解析计算与模型验证第70-73页
        4.4.5 辅助槽参数对齿槽转矩的影响第73-76页
    4.5 综合分析后的永磁电机性能计算第76-78页
        4.5.1 优化电机参数后的电机性能计算分析第76-77页
        4.5.2 更换永磁体材料的电机性能计算分析第77-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81页
5 基于HALBACH阵列对永磁轮毂电机的功率密度的研究第81-95页
    5.1 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的磁场分布解析推导第81-83页
    5.2 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的性能计算与模型验证第83-87页
        5.2.1 气隙磁感应强度第83-85页
        5.2.2 磁链与反电动势第85-86页
        5.2.3 齿槽转矩第86-87页
        5.2.4 输出转矩第87页
    5.3 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研究第87-91页
        5.3.1 永磁体的分段数和厚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87-89页
        5.3.2 永磁体的分段数和气隙长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89-91页
    5.4 综合分析后的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性能计算第91-93页
    5.5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5-97页
    6.1 全文总结第95-96页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96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96-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附录第103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3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执行器参数优化及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混合式液压-机械无级传动车辆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