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静乐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1.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研究内容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性 | 第13-15页 |
1.重点、难点 | 第13-14页 |
2.创新性 | 第14-15页 |
一、税收执法风险及管理概述 | 第15-20页 |
(一)税收执法风险 | 第15-17页 |
1.税收执法风险的概念及内涵 | 第15页 |
2.税收执法风险的特征 | 第15-16页 |
3.税收执法风险的类型 | 第16-17页 |
(二)税收执法风险管理 | 第17-18页 |
1.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 第17页 |
2.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17-18页 |
(三)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内部控制理论 | 第18页 |
3.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20页 |
二、山西省静乐县税收执法面临的形势与风险 | 第20-25页 |
(一)静乐县税务机构设置和执法情况 | 第20页 |
(二)静乐县税收执法面临的形势 | 第20-22页 |
1.依法治税新形势 | 第20-21页 |
2.简政放权新形势 | 第21-22页 |
3.互联网时代新形势 | 第22页 |
(三)静乐县税收执法具体风险点 | 第22-25页 |
三、山西省静乐县税收执法风险的产生原因 | 第25-32页 |
(一)法律政策因素 | 第25-26页 |
1.部分税法条文不明确 | 第25页 |
2.税收规范性文件变动频繁 | 第25-26页 |
(二)税收管理因素 | 第26-27页 |
1.税收日常征管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2.涉税信息获取渠道狭窄 | 第27页 |
(三)监督防控因素 | 第27-29页 |
1.执法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7-28页 |
2.外部监督效果不理想 | 第28页 |
3.责任追究不到位 | 第28-29页 |
(四)执法主体因素 | 第29-30页 |
1.风险廉政意识不足 | 第29页 |
2.执法能力不够强 | 第29-30页 |
(五)外部环境因素 | 第30-32页 |
1.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 | 第30页 |
2.税收执法易受地方政府干预 | 第30-32页 |
四、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 | 第32-39页 |
(一)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1.加快部分税法的修订升级 | 第32页 |
2.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 | 第32页 |
3.建立税法免责体系 | 第32-33页 |
(二)优化税收管理模式 | 第33-34页 |
1.优化资源配置,侧重风险管理 | 第33-34页 |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大数据管理 | 第34页 |
(三)强化税收执法监督 | 第34-36页 |
1.完善执法风险内控机制 | 第34-35页 |
2.加大信息公开,强化外部监督 | 第35-36页 |
3.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 | 第36页 |
(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 第36-37页 |
1.培养法治思维,提升风险意识 | 第36页 |
2.强化学习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 第36-37页 |
3.创新廉政教育,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 第37页 |
(五)优化外部执法环境 | 第37-39页 |
1.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税法遵从度 | 第37-38页 |
2.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深化依法治税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