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索赔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索赔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发现理论综述 | 第17-30页 |
2.1 工程承包商索赔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2.1.1 工程承包商索赔的定义和特点 | 第17页 |
2.1.2 工程承包商索赔的程序 | 第17-19页 |
2.2 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承包商的索赔 | 第19-22页 |
2.3 分析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2-29页 |
2.3.1 层次分析法模型及步骤 | 第25-28页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及步骤 | 第28-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3 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的发现与评价 | 第30-42页 |
3.1 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的发现 | 第30-37页 |
3.1.1 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发现流程 | 第30页 |
3.1.2 承包商索赔机会因素分析 | 第30-37页 |
3.2 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9页 |
3.2.1 索赔机会指标选取原则 | 第37页 |
3.2.2 索赔机会的系统和层次结构 | 第37-39页 |
3.3 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指标评价 | 第39-41页 |
3.3.1 确定工程承包商索赔机会因素集、权重集以及评价集 | 第39-40页 |
3.3.2 单一层次因素影响模糊评价 | 第40页 |
3.3.3 多层次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4 Y国H工程项目承包商索赔实例分析 | 第42-67页 |
4.1 Y国H工程项目承包商企业概况 | 第42页 |
4.2 Y国H工程项目介绍 | 第42-47页 |
4.2.1 工程项目概述 | 第42-43页 |
4.2.2 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第43-44页 |
4.2.3 工程项目所在地气象情况 | 第44-46页 |
4.2.4 工程项目所在地交通运输情况 | 第46页 |
4.2.5 工程项目所在地政治经济情况 | 第46-47页 |
4.3 Y国H工程项目索赔机会识别与分析 | 第47-56页 |
4.4 Y国H工程项目索赔机会单因素模糊评价 | 第56-58页 |
4.5 Y国H工程项目索赔机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第58-59页 |
4.6 Y国H工程项目索赔机会关键因素分析及结论验证 | 第59-60页 |
4.7 Y国H工程项目索赔事件应对措施 | 第60-66页 |
4.7.1 施工条件变化因素 | 第60-61页 |
4.7.2 经济因素 | 第61-65页 |
4.7.3 合同因素 | 第65-66页 |
4.8 小结 | 第66-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A | 第70-75页 |
附录 B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