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精馏节能方法 | 第10-18页 |
1.2.1 精馏节能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10-12页 |
1.2.2 利用中间再沸器和中间冷凝器的精馏塔 | 第12-14页 |
1.2.3 多效精馏 | 第14页 |
1.2.4 热泵精馏 | 第14-16页 |
1.2.5 差压热耦合精馏 | 第16页 |
1.2.6 隔壁精馏 | 第16-17页 |
1.2.7 内部热耦合精馏 | 第17-18页 |
1.3 内部热耦合塔 | 第18-22页 |
1.3.1 内部热耦合精馏的原理 | 第18页 |
1.3.2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结构 | 第18-20页 |
1.3.3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建模 | 第20-21页 |
1.3.4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实验研究 | 第24-32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4-25页 |
2.2 实验过程研究 | 第25-29页 |
2.2.1 操作步骤 | 第25-26页 |
2.2.2 塔内温度分布 | 第26页 |
2.2.3 传热系数的计算 | 第26-29页 |
2.3 节能效果分析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热耦合精馏工艺的模拟优化研究 | 第32-46页 |
3.1 普通精馏 | 第32-34页 |
3.2 热泵精馏 | 第34-37页 |
3.2.1 热泵精馏过程的优化 | 第34-35页 |
3.2.2 不同进料状态下热泵精馏的模拟及优化 | 第35-37页 |
3.3 差压精馏 | 第37-41页 |
3.3.1 差压精馏过程的优化 | 第37-38页 |
3.3.2 不同进料状态下差压精馏的模拟及优化 | 第38-41页 |
3.4 内部热耦合精馏 | 第41-44页 |
3.4.1 内部热耦合精馏的优化 | 第41-42页 |
3.4.2 不同进料状态下内部热耦合精馏的模拟及优化 | 第42-44页 |
3.5 三种工艺的TAC比较 | 第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汽液分开进料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优化设计 | 第46-56页 |
4.1 分开进料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节能原理 | 第47-48页 |
4.2 分开进料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优化设计 | 第48-53页 |
4.2.1 模拟过程物系的选取 | 第48页 |
4.2.2 进料热状态的确定 | 第48-52页 |
4.2.3 汽液相进料位置的优化 | 第52-53页 |
4.2.4 压缩比对两种构型的影响 | 第53页 |
4.3 产品纯度对两种构型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动态控制分析与研究 | 第56-68页 |
5.1 组成控制的控制方案(CS1) | 第56-59页 |
5.2 温度-组成串级控制(CS2) | 第59-63页 |
5.3 改进的温度组成串级控制方案(CS3) | 第63-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创新点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