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腺苷钴胺素合成酶基因cobs的克隆及在产1,3-丙二醇菌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3-丙二醇概况第8页
     ·1,3-丙二醇的基本概况第8页
     ·1,3-丙二醇的理化性质第8页
   ·1,3-丙二醇合成方法第8-9页
     ·化学合成法第8页
     ·生物合成法第8-9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及其进展第9-10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菌种第9页
     ·1,3-丙二醇微生物转化路径及其关键酶第9-10页
   ·微生物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以甘油为底物的发酵第10-11页
     ·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发酵第11页
   ·发酵方式的研究进展第11页
   ·构建基因工程菌方法生产1,3-丙二醇第11页
   ·1,3-丙二醇的生产现状第11-12页
   ·立体背景及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4-20页
   ·实验材料第14-15页
     ·实验仪器第14页
     ·质粒和菌株第14页
     ·主要化学试剂(盒)及工具酶第14页
     ·PCR引物第14-15页
     ·培养基第15页
   ·实验方法第15-20页
     ·E.coli k-12菌基因组DNA提取第15页
     ·腺苷钴胺素合成酶基因cobs的PCR扩增第15-16页
     ·PCR产物的电泳分离及胶回收第16页
     ·质粒DNA的提取第16页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制备第16-17页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第17页
     ·重组载体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构建第17页
     ·培养方法第17页
     ·SDS-PAGE电泳第17-18页
     ·甘油脱水酶的酶活力测定第18页
     ·检测方法第18页
     ·重组K.pneumoniae(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遗传稳定性第18-20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0-40页
   ·腺苷钴胺素合成酶基因cobs的扩增第20页
   ·表达载体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构建第20-24页
     ·表达载体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构建过程第20-22页
     ·重组载体pEtac-cobs的构建第22页
     ·表达载体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构建第22-24页
   ·重组K pneumoniae全细胞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第24-25页
   ·原始菌与重组K. pneumoniae(pEtac-cobs-tac-dhaB-tac-yqhD)甘油脱水酶活性测定第25-26页
   ·重组K.pneumoniae(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遗传稳定性第26-27页
   ·重组K.Pneumoniae(pEtac-cobs-tac-dhaB-tac-yqhD)发酵特性的研究第27-29页
     ·重组K.Pneumoniae与原始菌在不同浓度的VB_(12)条件下发酵的比较第27-28页
     ·重组K.pneumoniae(pEtac-cobs-tac-dhaB-tac-yqhD)生产1,3-PD的发酵过程第28-29页
   ·重组K.pneumoniae(pEtac-cobs-tac-dhaB-tac-yqhD)的发酵优化第29-38页
     ·不同氮源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29-30页
     ·初始甘油浓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0页
     ·Mg~(2+)浓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0-31页
     ·添加辅助碳源葡萄糖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1-32页
     ·接种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2页
     ·添加不同浓度的ATP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2-33页
     ·搅拌速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3-34页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第34-36页
     ·优化后重组K.pneumoniae与原始菌的发酵比较第36-38页
   ·主要结论第38-39页
   ·课题展望第39-40页
致谢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丁醇高产菌的选育及小麦淀粉废水与木薯发酵生产丁醇的研究
下一篇:节杆菌产β-半乳糖苷酶分离纯化及动力学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