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1-13页
第2章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概述第13-25页
    2.1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起源及学理基础第13-18页
        2.1.1 儒家学说之民本思想第13-14页
        2.1.2 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理论第14-15页
        2.1.3 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第15-18页
    2.2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权利形态第18-22页
        2.2.1 概念的厘清第18-19页
        2.2.2 抵抗行为生成模式第19-20页
        2.2.3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为特征第20-22页
    2.3 抵抗方式的类型化分析第22-25页
        2.3.1 不作为的抵抗第22-23页
        2.3.2 作为的抵抗第23-25页
第3章 规范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行使第25-31页
    3.1 明确抵抗对象第25-27页
        3.1.1 缺乏主体资格的行政行为第25-26页
        3.1.2 无法律规范依据的行政行为第26页
        3.1.3 内容不可实现的行政行为第26页
        3.1.4 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第26-27页
    3.2 确立抵抗原则第27-29页
        3.2.1 被动行使原则第27-28页
        3.2.2 有理由抵抗原则第28页
        3.2.3 手段与目的相适应原则第28-29页
    3.3 划定法律边界第29-31页
        3.3.1 以法律禁止性规定为界第29-30页
        3.3.2 以他人合法权益为界第30页
        3.3.3 以行政法律秩序为界第30-31页
第4章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制度保障与法律规制第31-41页
    4.1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现状分析第31-34页
        4.1.1 立法困境与反思第31-32页
        4.1.2 司法实践现状及前景第32-34页
    4.2 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制度保障第34-37页
        4.2.1 行政程序法之明确抵抗权利第34-35页
        4.2.2 行政机关回应之抵抗必须答复第35-36页
        4.2.3 行政复议改变之确认无效第36-37页
    4.3 行政相对人“抵抗过当”行为第37-39页
        4.3.1 抵抗过当行为的概念第37页
        4.3.2 抵抗过当行为的界定标准第37-39页
        4.3.3 抵抗过当行为的法律责任第39页
    4.4 抵抗权异化的依法追责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法视角下PPP模式的规范化研究
下一篇: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损害赔偿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