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探源第11-18页
    第一节 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设计的理论前提第11-15页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第11-12页
        二、代理理论和公司合同理论第12-13页
        三、股东会优位主义第13-14页
        四、董事会优位主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域外股东会和董事会关系的演变第15-18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股东会和董事会关系的演变第15-17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股东会和董事会关系的演变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立法考察第18-24页
    第一节 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的立法现状第18-20页
        一、我国《公司法》对于股东会地位和职权的规定第18-19页
        二、我国《公司法》对于董事会地位和职权的规定第19-20页
    第二节 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立法缺陷第20-24页
        一、股东会和董事会权力边界模糊且内容空洞第20-22页
        二、与《证券法》规定存在冲突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实践考察第24-36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矛盾分析第24-31页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纠纷原因分析第25-27页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纠纷原因分析第27-31页
    第二节 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存在问题第31-36页
        一、减损公司治理效率第31-32页
        二、股东会权能空壳化第32-34页
        三、董事会权力膨胀第34-36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建议第36-46页
    第一节 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立场选择第36-38页
        一、股东会优位主义和董事会优位主义的对抗第36-37页
        二、董事会优位主义的中国式困境第37-38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股东会和董事会分权机制的具体措施第38-46页
        一、根据公司类型划分股东会和董事会的权力第38-40页
        二、确立划分股东会和董事会职权的标准第40-43页
        三、弱化控股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第43-44页
        四、发挥法外因素的作用第44-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产法上的可撤销行为研究
下一篇:“阿里巴巴合伙人模式”对我国合伙制度创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