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1.2 国内外叶片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标定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国内外相机标定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国内外投影仪标定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原理及其相关技术 | 第24-34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依据系统标定方法的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模型 | 第24-28页 |
2.2.1 传统光栅投影测量系统模型 | 第25-26页 |
2.2.2 去约束光栅投影测量系统模型 | 第26-28页 |
2.3 相位提取技术 | 第28-30页 |
2.3.1 时域相位提取技术 | 第29页 |
2.3.2 空域相位提取技术 | 第29-30页 |
2.4 相位展开技术 | 第30-33页 |
2.4.1 空域相位展开技术 | 第31页 |
2.4.2 时域相位展开技术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投影仪标定中单周期条纹生成及应用原理 | 第34-45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投影仪成像模型 | 第34-38页 |
3.2.1 理想投影仪模型 | 第34-36页 |
3.2.2 畸变投影仪模型 | 第36-38页 |
3.3 分析投影仪标定中的误差来源 | 第38-39页 |
3.4 单周期条纹应用及仿真验证 | 第39-44页 |
3.4.1 单周期条纹的生成及应用原理 | 第39-40页 |
3.4.2 多周期条纹相位提取与展开平面仿真实验 | 第40-42页 |
3.4.3 单周期条纹相位提取与展开平面仿真实验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单周期条纹双四步相移投影仪标定方法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双四步相移应用原理 | 第45-48页 |
4.3 投影仪标定流程 | 第48-53页 |
4.3.1 标定板选择 | 第48-49页 |
4.3.2 标定系统搭建 | 第49-50页 |
4.3.3 获取叠加后的相位主值及展开相位信息 | 第50-52页 |
4.3.4 投影仪标定 | 第52-53页 |
4.4 单周期双四步相移投影仪标定仿真实验 | 第53-56页 |
4.4.1 投影仪标定仿真结果 | 第53-55页 |
4.4.2 投影仪标定仿真结果评价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投影仪标定和叶片点云数据采集实验 | 第57-66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单周期条纹双四步相移投影仪标定实验 | 第57-60页 |
5.2.1 图像采集设备 | 第57-58页 |
5.2.2 投影设备 | 第58页 |
5.2.3 投影仪标定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5.3 叶片点云数据采集实验 | 第60-63页 |
5.3.1 整体实验平台搭建 | 第60-61页 |
5.3.2 系统标定 | 第61-62页 |
5.3.3 叶片点云数据采集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