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吉林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关键解决的问题第15-17页
        1.3.1 研究的目标第15-16页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页
        1.3.3 拟关键解决的问题第16-17页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第18页
        2.1.2 商业养老保险的分类第18-19页
    2.2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2.2.1 养老保险消费理论第19-20页
        2.2.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第20-21页
        2.2.3 保险功能理论第21-22页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及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第23-30页
    3.1 吉林省农村居民基本养老现状第23-26页
        3.1.1 家庭养老第23-24页
        3.1.2 土地养老第24页
        3.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24-25页
        3.1.4 农村养老机构第25-26页
        3.1.5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第26页
    3.2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第26-30页
        3.2.1 满足农村居民养老的迫切需求第26-27页
        3.2.2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第27-28页
        3.2.3 促进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第28-29页
        3.2.4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第29-30页
第4章 吉林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第30-38页
    4.1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4.1.1 农村居民参保率低第31页
        4.1.2 养老保险产品价格较高第31-32页
        4.1.3 营销模式不合理服务管理相对滞后第32-33页
        4.1.4 保险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第33-34页
        4.1.5 政府部门无明显政策支持第34-35页
    4.2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5-38页
        4.2.1 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认同度低第35-36页
        4.2.2 保险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轻视农村保险市场第36页
        4.2.3 政府对农村保险市场重视程度不够第36-38页
第5章 吉林省农村居民商业养老保险购买能力的实证分析第38-43页
    5.1 ELES模型的选择及构建第38-39页
        5.1.1 研究的前提假设第38-39页
        5.1.2 ELES模型的理论分析第39页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9-40页
    5.3 实证结果分析第40-42页
    5.4 实证结果总结第42-43页
第6章 吉林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3-49页
    6.1 保险公司层面的对策建议第43-45页
        6.1.1 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不同价格层次的养老保险产品第43页
        6.1.2 提升保险公司行业形象及服务质量第43-44页
        6.1.3 加强营销管理拓展营销渠道第44-45页
        6.1.4 宣传养老保险知识,提高农民参保意识第45页
    6.2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第45-49页
        6.2.1 提倡构建互助型的新型保险公司第45-46页
        6.2.2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第46-47页
        6.2.3 对农村居民中弱势群体进行政策补贴第47页
        6.2.4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作者简历第52-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伦理思考
下一篇:《道德情操论》利他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