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当代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伦理思考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简短评价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慈善组织公信力相关概念的梳理第19-30页
    2.1 慈善与慈善组织第19-24页
        2.1.1 慈善源考第19-20页
        2.1.2 慈善的界定第20-21页
        2.1.3 慈善组织发展的源与流第21-22页
        2.1.4 慈善组织的伦理蕴涵第22-24页
    2.2 公信力:慈善组织得以生存的灵魂所在第24-30页
        2.2.1 公信力的概念第24-25页
        2.2.2 公信力作为慈善组织的建设目标第25-26页
        2.2.3 公信力的伦理意蕴第26-30页
第三章 当前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危害和伦理根源第30-41页
    3.1 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第30-34页
        3.1.1 从慈善项目的社会认知程度低方面来看第30-31页
        3.1.2 从捐赠者对慈善组织信任缺乏方面来看第31-32页
        3.1.3 从善款管理方面透明度较低方面来看第32-33页
        3.1.4 从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不信任方面来看第33-34页
    3.2 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所造成的危害第34-36页
        3.2.1 对慈善组织自身的不良影响第34-36页
        3.2.2 对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第36页
    3.3 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伦理根源第36-41页
        3.3.1 责任意识淡薄第37页
        3.3.2 传统伦理观的禁锢第37-38页
        3.3.3 社会诚信环境不佳第38-39页
        3.3.4 服务意识不强、职业道德缺失第39-41页
第四章 从伦理视阈思考重建公信力的基本思路第41-52页
    4.1 重建公信力之本:深刻理解慈善的伦理本质第41-44页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第41-42页
        4.1.2 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第42-43页
        4.1.3 以“分配正义”为价值目标第43页
        4.1.4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第43-44页
    4.2 重建公信力之基:营造慈善文化氛围第44-47页
        4.2.1 培育慈善道德,树立现代慈善价值观第45-46页
        4.2.2 营造包容、理解、信任的慈善文化氛围第46-47页
    4.3 重建公信力之策: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第47-49页
        4.3.1 完善慈善事业的相关政策第47页
        4.3.2 健全慈善事业的激励保障机制第47-48页
        4.3.3 建立媒体价值引导机制第48-49页
    4.4 重建公信力之道:加强行业自律第49-52页
        4.4.1 加强慈善组织规范建设,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形象第49-50页
        4.4.2 加强慈善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额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