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共形阵列模型及波束形成原理 | 第23-41页 | 
| 2.1 引言 | 第23页 | 
| 2.2 阵列信号模型 | 第23-27页 | 
| 2.2.1 任意阵列信号接收模型 | 第23-25页 | 
| 2.2.2 均匀圆阵信号接收模型 | 第25-27页 | 
| 2.3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 第27-31页 | 
| 2.3.1 自适应波束形成原理 | 第27-28页 | 
| 2.3.2 最优波束形成 | 第28-29页 | 
| 2.3.3 SMI波束形成器 | 第29-31页 | 
| 2.4 仿真分析 | 第31-40页 | 
| 2.4.1 仿真条件说明 | 第31-32页 | 
| 2.4.2 最优波束形成器性能仿真 | 第32-35页 | 
| 2.4.3 SMI波束形成器性能仿真 | 第35-4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共形阵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 第41-63页 | 
| 3.1 引言 | 第41页 | 
| 3.2 对角加载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41-45页 | 
| 3.2.1 对角加载算法原理 | 第41-42页 | 
| 3.2.2 对角加载算法性能仿真 | 第42-45页 | 
| 3.3 传统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第45-55页 | 
| 3.3.1 主分量波束形成算法 | 第45-46页 | 
| 3.3.2 最差性能最优化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46-49页 | 
| 3.3.3 稳健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分析 | 第49-55页 | 
| 3.4 改进算法 | 第55-62页 | 
| 3.4.1 基于幅度估计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算法 | 第55-57页 | 
| 3.4.2 基于特征空间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算法 | 第57-58页 | 
| 3.4.3 仿真分析 | 第58-6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互耦影响下的均匀圆阵波束形成 | 第63-77页 | 
| 4.1 引言 | 第63页 | 
| 4.2 互耦误差分析 | 第63-67页 | 
| 4.2.1 互耦影响下信号接收模型 | 第63-65页 | 
| 4.2.2 均匀圆阵互耦理论分析 | 第65-67页 | 
| 4.3 基于互耦校正的协方差矩阵重构波束形成 | 第67-75页 | 
| 4.3.1 算法原理 | 第67-70页 | 
| 4.3.2 仿真分析 | 第70-7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5.1 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作者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