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有机半导体概述 | 第9-10页 |
1.2 噻吩并苯材料在OFETs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3 噻吩并苯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12-19页 |
1.3.1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2页 |
1.3.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 第12-14页 |
1.3.3 有机太阳电池的器件结构以及给体材料的设计准则 | 第14-15页 |
1.3.4 基于BDT(苯并二噻吩)的给体材料 | 第15-17页 |
1.3.5 基于NDT(萘并二噻吩)的给体材料 | 第17-19页 |
1.4 非平面的分子自组装 | 第19-23页 |
1.4.1 非平面的分子的分类 | 第20-21页 |
1.4.2 非平面分子的自组装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21-23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屈并二噻吩曲面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43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αChDT和βChDT的合成 | 第24-39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2.2.2 αChDT与βChDT的合成路线以及实验步骤 | 第26-39页 |
2.3 αChDT与βChDT的物理性质的表征 | 第39-42页 |
2.3.1 αChDT与βChDT的光学性质(C8直链分子) | 第39页 |
2.3.2 αChDT与βChDT的电化学性质的研究(C8支链分子) | 第39-41页 |
2.3.3 αChDT与βChDT的热稳定性质研究(C8直链分子)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屈并二噻吩的曲面构型及其与C_(60)的自组装 | 第43-5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3.1.1 扭曲分子与富勒烯的复合原理 | 第43页 |
3.1.2 杂原子引入的作用 | 第43-44页 |
3.2 实验目的及实验设计 | 第44-52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44-45页 |
3.2.2 αChDT与βChDT化合物分子模拟 | 第45-46页 |
3.2.3 αChDT与βChDT的NMR位移 | 第46-47页 |
3.2.4 αChDT与βChDT的溶液荧光猝灭 | 第47-48页 |
3.2.5 αChDT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C8直链) | 第48-49页 |
3.2.6 αChDT与βChDT的溶液中的自组装(C8直链) | 第49-50页 |
3.2.7 αChDT与βChDT与C_(60)自组装材料的SEM图(C8直链) | 第50-52页 |
3.3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αChDT的D-A型聚合物给体材料:设计、合成以及器件性能的研究 | 第53-61页 |
4.1 前言 | 第53页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3-54页 |
4.3 聚合物的合成 | 第54-55页 |
4.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4.4.1 热稳定性 | 第55-56页 |
4.4.2 聚合物的UV吸收 | 第56-57页 |
4.4.3 聚合物的电化学 | 第57-58页 |
4.4.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7-68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附录3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氢谱和碳谱数据图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