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三氧化钨光阳极制备优化及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的发展历程第9-10页
    1.3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的工作机理第10-13页
        1.3.1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的基本结构第10-11页
        1.3.2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的转换过程第11-12页
        1.3.3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的性能表征第12-13页
    1.4 光电催化水分解电池的光电极第13-16页
        1.4.1 光电极材料的基本要求第13-14页
        1.4.2 WO_3光阳极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第16-17页
第二章 光阳极的制备与性能表征第17-25页
    2.1 器件的制备第17-20页
        2.1.1 药品材料及实验仪器第17-18页
        2.1.2 器件制备的主要过程第18-20页
    2.2 WO_3光阳极的物理性能表征第20-22页
        2.2.1 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XRD)第20-21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1页
        2.2.3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1-22页
        2.2.4 动态光散射(DLS)第22页
        2.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22页
    2.3 器件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2-24页
        2.3.1 循环伏安测试(C-V)第22页
        2.3.2 计时安培测试(I-T)第22-23页
        2.3.3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EIS)第23页
        2.3.4 电荷分离及注入效率的计算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电泳沉积法制备WO_3光阳极第25-40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3.2.1 电泳沉积的机理与设备第26-27页
        3.2.2 实验过程第27-28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38页
        3.3.1 WO_3薄膜物理性能表征第28-32页
        3.3.2 WO_3薄膜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2-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后处理对WO_3光阳极性能提升的机理研究第40-54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1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4.3.1 偏钨酸铵致密层物理性能表征第41-45页
        4.3.2 偏钨酸铵致密层器件光电性能表征第45-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α-Fe_2O_3修饰对WO_3光阳极性能影响的研究第54-60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实验操作过程第54-55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5-59页
        5.3.1 复合光阳极物理性能表征第55-57页
        5.3.2 复合光阳极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7-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8-69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70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钛矿薄膜生长研究及光伏器件应用
下一篇:屈并二噻吩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及有机太阳能电池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