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关于审计全覆盖的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1.2.2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1.2.3 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文献回顾 | 第14-15页 |
1.2.4 相关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主要框架 | 第18-19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审计全覆盖 | 第20-21页 |
2.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第21-22页 |
2.1.3 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 | 第22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理论分析 | 第26-32页 |
3.1 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本质属性 | 第26-28页 |
3.1.1 内在需求 | 第26-27页 |
3.1.2 外在支持 | 第27-28页 |
3.2 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要素分析 | 第28-31页 |
3.2.1 购买主体 | 第28-29页 |
3.2.2 承接主体 | 第29页 |
3.2.3 购买内容 | 第29-30页 |
3.2.4 购买流程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实践分析 | 第32-42页 |
4.1 外国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现状 | 第32-33页 |
4.1.1 澳大利亚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现状 | 第32-33页 |
4.1.2 美国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现状 | 第33页 |
4.2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现状 | 第33-38页 |
4.2.1 购买服务的内容情况 | 第33-35页 |
4.2.2 购买服务的数量情况 | 第35-37页 |
4.2.3 购买服务的价格情况 | 第37-38页 |
4.3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4.3.1 政府购买行为缺乏规范指导 | 第38-39页 |
4.3.2 政府购买行为缺乏有效监督与沟通 | 第39-40页 |
4.3.3 政府购买经费预算设置不合理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审计全覆盖背景对政府购买审计服务的影响分析 | 第42-54页 |
5.1 实证分析必要性 | 第42-43页 |
5.2 研究模型 | 第43-47页 |
5.2.1 理论假设 | 第43-44页 |
5.2.2 变量选取 | 第44-46页 |
5.2.3 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47-51页 |
5.3.1 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5.3.2 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5.3.3 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5.4 实证结论 | 第51-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54-62页 |
6.1 积极响应政策,践行全覆盖要求 | 第54-55页 |
6.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采购行为 | 第55-56页 |
6.3 丰富购买内容,优选购买方式 | 第56-58页 |
6.4 增强沟通监督,关注信息公开 | 第58-59页 |
6.5 构建人才体系,实现覆盖目标 | 第59-6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62-6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