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研究评价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3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22-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24页 |
2.1.1 第一响应人 | 第22页 |
2.1.2 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 | 第22-23页 |
2.1.3 培训体系 | 第23-24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24-26页 |
2.2.1 功能动机理论 | 第24页 |
2.2.2 柯克帕特里克培训评估模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问卷调查研究 | 第26-42页 |
3.1 问卷调查背景 | 第26-27页 |
3.1.1 陕西地震灾害背景 | 第26页 |
3.1.2 陕西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活动及培训现状 | 第26-27页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7-28页 |
3.2.1 设计目的和原则 | 第27页 |
3.2.2 设计阶段和调查方向 | 第27-28页 |
3.3 问卷调查过程 | 第28页 |
3.4 问卷调查对象 | 第28-31页 |
3.5 问卷信度和效度 | 第31-32页 |
3.6 问卷调查分析 | 第32-40页 |
3.6.1 公众认知度、了解度、信任度、意愿度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3.6.2 个体特征因素与公众认识及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9页 |
3.6.3 参与意愿度与认知度、了解度、信任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3.7 问卷调研初步结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访谈调查研究 | 第42-51页 |
4.1 访谈调查设计 | 第42页 |
4.1.1 设计目的和原则 | 第42页 |
4.1.2 设计阶段 | 第42页 |
4.2 访谈调查形式及对象 | 第42-43页 |
4.2.1 访谈调查形式 | 第42-43页 |
4.2.2 访谈调查对象 | 第43页 |
4.3 访谈调查过程及主要内容 | 第43-44页 |
4.3.1 访谈调查过程 | 第43页 |
4.3.2 访谈调查主要内容 | 第43-44页 |
4.4 访谈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 第44-48页 |
4.4.1 受训主体问题 | 第44-45页 |
4.4.2 培训师资问题 | 第45-46页 |
4.4.3 培训内容问题 | 第46页 |
4.4.4 培训形式问题 | 第46-47页 |
4.4.5 培训效能问题 | 第47页 |
4.4.6 培训体系运行保障问题 | 第47-48页 |
4.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8-51页 |
4.5.1 公众基础方面的原因 | 第48-49页 |
4.5.2 培训设计方面的原因 | 第49-50页 |
4.5.3 政府支持投入方面的原因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体系的优化 | 第51-68页 |
5.1 发展受训主体 | 第51-55页 |
5.1.1 加强公众防震救灾意识 | 第51-53页 |
5.1.2 培育公益精神 | 第53-54页 |
5.1.3 优化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参与环节 | 第54-55页 |
5.2 提升师资力量 | 第55-57页 |
5.2.1 师资人员补充 | 第55-56页 |
5.2.2 师资队伍维护 | 第56-57页 |
5.3 完善培训内容 | 第57-62页 |
5.3.1 全面完整的培训内容 | 第57-61页 |
5.3.2 层次清晰的培训分级 | 第61-62页 |
5.4 丰富培训形式和方法 | 第62-65页 |
5.4.1 集中培训 | 第62-63页 |
5.4.2 分散培训 | 第63-64页 |
5.4.3 演练培训 | 第64-65页 |
5.5 建立培训评估程序 | 第65-68页 |
5.5.1 学员反馈评估 | 第65-66页 |
5.5.2 课程测试评估 | 第66页 |
5.5.3 学员个体成长评估 | 第66-67页 |
5.5.4 力量建设影响评估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体系运行的保障 | 第68-74页 |
6.1 培训组织保障 | 第68-69页 |
6.1.1 培训组织机构 | 第68-69页 |
6.1.2 培训组织程序 | 第69页 |
6.2 培训经费保障 | 第69-71页 |
6.2.1 培训经费来源 | 第69-70页 |
6.2.2 培训经费使用 | 第70-71页 |
6.3 培训场地装备保障 | 第71-72页 |
6.3.1 培训场地 | 第71页 |
6.3.2 培训装备 | 第71-72页 |
6.4 培训其他保障 | 第72-74页 |
6.4.1 信息平台 | 第72页 |
6.4.2 法律法规 | 第72-73页 |
6.4.3 商业保险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6页 |
7.1 主要研究观点 | 第74-75页 |
7.2 局限性和继续研究方向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1 | 第79-81页 |
附录2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