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波前测试技术 | 第12-13页 |
1.2.2 点衍射干涉技术 | 第13-20页 |
1.2.3 动态干涉测试技术 | 第20页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第20-21页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针孔线偏振器点衍射干涉仪的测试原理 | 第23-43页 |
2.1 针孔线偏振器点衍射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 | 第23-28页 |
2.1.1 针孔线偏振器点衍射干涉仪的结构 | 第23-26页 |
2.1.2 针孔线偏振器点衍射干涉仪(PLP-PDI)的原理 | 第26-28页 |
2.2 点衍射标准球面波的数学原理 | 第28-37页 |
2.2.1 经典衍射原理 | 第28-36页 |
2.2.2 针孔线偏振器中的点衍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2.3 干涉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原理 | 第37-42页 |
2.3.1 琼斯矩阵简介 | 第37-39页 |
2.3.2 亮度和对比度调节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针孔线偏振器的设计与加工 | 第43-49页 |
3.1 针孔线偏振器的结构与参数 | 第43-45页 |
3.2 针孔线偏振器的加工方法 | 第45-48页 |
3.2.1 激光打孔的原理 | 第45-46页 |
3.2.2 激光打孔的过程 | 第46-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针孔线偏振器点衍射干涉仪的实验装置设计 | 第49-58页 |
4.1 系统设计与实验装置 | 第49-50页 |
4.2 光源调节系统 | 第50-51页 |
4.3 干涉系统 | 第51-54页 |
4.3.1 干涉系统中的4f光路 | 第51-53页 |
4.3.2 针孔线偏振器调整装置 | 第53-54页 |
4.4 分光成像系统 | 第54-55页 |
4.5 数据处理系统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 第58-72页 |
5.1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58-63页 |
5.1.1 干涉图像的调节 | 第58-59页 |
5.1.2 被测波前误差信息的计算 | 第59-62页 |
5.1.3 动态的波前测试 | 第62-63页 |
5.2 误差分析 | 第63-71页 |
5.2.1 针孔点衍射波前误差 | 第63-66页 |
5.2.2 移相误差 | 第66-68页 |
5.2.3 干涉图像配准误差 | 第68-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73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附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