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四、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13-14页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六、研究重点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瑕疵美的缘起与文化内涵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瑕疵美的定义与性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瑕疵美的发展与演变 | 第17-26页 |
一、瑕疵美的起源与发展 | 第17-20页 |
1、物哀 | 第17-18页 |
2、空寂与闲寂 | 第18-20页 |
二、瑕疵美的发展因素 | 第20-24页 |
1、中正、包容的性格 | 第21-22页 |
2、简洁、朴素的性格 | 第22-23页 |
3、含蓄、暧昧的性格 | 第23-24页 |
三、瑕疵美的审美体现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瑕疵美的作用与影响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瑕疵美与川久保玲服装设计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川久保玲与CommedesGarcons的发展研究 | 第27-32页 |
第二节 瑕疵美在川久保玲服装设计中的形成因素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中瑕疵美的特征分析 | 第35-46页 |
第一节 瑕疵美下服装的廓形 | 第35-39页 |
第二节 服装中的瑕疵美细节 | 第39-42页 |
第三节 瑕疵美的设计手法 | 第42-46页 |
一、包裹填充 | 第42-43页 |
二、功能错位 | 第43-44页 |
三、不规则撕扯 | 第44-45页 |
四、内部外露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瑕疵美影响下的CommedesGarcons的设计理念 | 第46-52页 |
第一节 贫穷主义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不完整与未完成性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功能模糊性 | 第49页 |
第四节 重塑身体结构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瑕疵美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实践 | 第52-66页 |
第一节 结构、面料、色彩与工艺的初步尝试 | 第52-59页 |
一、结构的试验 | 第52-55页 |
二、面料与工艺的试验 | 第55-58页 |
三、色彩的试验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毕业设计构思 | 第59-66页 |
一、设计理念 | 第59-61页 |
1、灵感来源 | 第59页 |
2、设计理念与元素选择 | 第59-60页 |
3、展示空间 | 第60-61页 |
二、设计方案的设定 | 第61-63页 |
三、设计案例的实施 | 第63-65页 |
1、设计案例一 | 第64页 |
2、设计案例二 | 第64-65页 |
3、设计案例三 | 第65页 |
四、设计反思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