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沦陷区日伪文化政策与杂志话语因应--以《妇女杂志》为中心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日伪华北政权的文化政策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日伪统治的奴化理论 | 第20-26页 |
一、日本的“大亚洲主义”及其衍生品 | 第20-22页 |
二、华北日伪政府对日本奴化理论的改造 | 第22-26页 |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的出版与检阅 | 第26-32页 |
一、严苛的出版统制 | 第26-27页 |
二、严苛的检阅审查 | 第27-32页 |
第二章 《妇女杂志》的创办及传播 | 第32-55页 |
第一节 文化背景 | 第32-36页 |
一、日伪统治下的傀儡气息 | 第32-34页 |
二、五四运动后的现代遗风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创办人 | 第36-42页 |
一、日伪文化机构 | 第36-37页 |
二、日伪文化人员 | 第37-42页 |
第三节 作者群与读者群 | 第42-55页 |
一、作者群构成分类 | 第42-44页 |
二、作者群特征 | 第44-52页 |
三、读者群特征 | 第52-55页 |
第三章 《妇女杂志》对日伪文化政策的迎合 | 第55-67页 |
第一节 高唱亲日伪思想 | 第55-59页 |
一、兴亚、战争话语下的妇女形象 | 第55-57页 |
二、仇美、反共形态下的妇女形象 | 第57-59页 |
第二节 宣扬东方旧道德 | 第59-67页 |
一、以“贤妻良母”为模范 | 第60-64页 |
二、以日本妇女为榜样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妇女杂志》对日伪文化政策的游离 | 第67-77页 |
第一节 继承五四新观念 | 第67-72页 |
一、自由平等的婚恋观 | 第67-69页 |
二、服务社会的职业观 | 第69-72页 |
第二节 暗讽时局“升平世” | 第72-77页 |
一、女性生活的苦难 | 第72-74页 |
二、讽刺当局的“升平” | 第74-77页 |
第五章 迎合与游离的原因探析 | 第77-87页 |
第一节 奴化统治下的必然性 | 第77-79页 |
第二节 沦陷区民众诉求的必然性 | 第79-82页 |
第三节 杂志社运营的必然性 | 第82-87页 |
结语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后记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