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肺癌的危害与治疗现状 | 第14-17页 |
1.1.1 肺癌的流行与危害 | 第14-17页 |
1.1.1.1 肺癌的危害 | 第14-15页 |
1.1.1.2 肺癌的流行趋势 | 第15页 |
1.1.1.3 肺癌的治疗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1.2 天然化合物的优势 | 第17-19页 |
1.2.1 天然化合物的发展与优势 | 第17-18页 |
1.2.2 抗癌天然化合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 云南省天然药物资源 | 第19-21页 |
1.3.1 云南省天然药物资源简介与开发 | 第19-21页 |
1.3.2 昆明市天然药物资源简介与开发 | 第21页 |
1.4 天然化合物库 | 第21-23页 |
1.4.1 天然化合物库现在与应用 | 第21-23页 |
1.5 活性跟踪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应用 | 第23-25页 |
1.5.1 活性跟踪分离技术现状与问题 | 第23-24页 |
1.5.2 活性跟踪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1.6 本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1.6.1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第25-26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天然混合物库建立和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活性的筛选 | 第28-44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2.2.1 植物采集 | 第29-30页 |
2.2.1.1 植物的采集 | 第29页 |
2.2.1.2 植物标本制作 | 第29-30页 |
2.2.2 细胞培养 | 第30-31页 |
2.2.3 天然混合物库的制备 | 第31页 |
2.2.4 细胞生长抑制检测 | 第31-3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3-43页 |
2.3.1 植物采集 | 第33-36页 |
2.3.2 天然混合物库制备 | 第36-39页 |
2.3.3 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植物萃取相 | 第39-43页 |
2.3.3.1 初筛 | 第39-41页 |
2.3.3.2 复筛 | 第41-43页 |
2.4 实验小结 | 第43页 |
2.5 实验讨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两种萃取相抑制A549细胞生长机制的初步探究 | 第44-53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3.1.3 仪器设备 | 第4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3.2.1 A549细胞培养与药物稀释 | 第45页 |
3.2.2 细胞生长抑制检测 | 第45-46页 |
3.2.3 两种萃取相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6-47页 |
3.2.3.1 细胞培养 | 第46-47页 |
3.2.3.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 第4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7-52页 |
3.3.1 两种萃取相抑制活性与剂量、时间的关系 | 第47-50页 |
3.3.1.1 两种萃取相抑制活性与剂量的关系 | 第47-48页 |
3.3.1.2 两种萃取相抑制活性与时间的关系 | 第48-50页 |
3.3.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 第50-52页 |
3.4 实验小结 | 第52页 |
3.5 实验讨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花叶常春藤的活性跟踪分离 | 第53-69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3-55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54页 |
4.1.3 仪器设备 | 第54-5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4.2.1 细胞培养 | 第55页 |
4.2.2 植物采集 | 第55页 |
4.2.3 细胞生长抑制检测 | 第55-56页 |
4.2.4 活性跟踪分离方法 | 第56页 |
4.2.5 活性化合物与阳性药物吉西他滨抑制A549细胞生长活性检测 | 第56-57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7-68页 |
4.3.1 活性跟踪分离 | 第57-64页 |
4.3.2 活性化合物的理化常数与波普数据 | 第64-65页 |
4.3.3 活性化合物的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剂量效应 | 第65-68页 |
4.4 实验小结 | 第68页 |
4.5 实验讨论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两种化合物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分子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第69-78页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9-7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5.1.2 实验试剂 | 第69页 |
5.1.3 仪器设备 | 第69-7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0-73页 |
5.2.1 Hoechst 33342染料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改变 | 第70-71页 |
5.2.1.1 细胞培养 | 第70页 |
5.2.1.2 Hoechst 33342染料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改变 | 第70-71页 |
5.2.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71-73页 |
5.2.2.1 细胞培养 | 第71页 |
5.2.2.2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 | 第71-73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3-77页 |
5.3.1 化合物A和B对A549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第73-75页 |
5.3.2 化合物A和B诱导A549细胞凋亡 | 第75-77页 |
5.4 实验小结 | 第77页 |
5.5 实验讨论 | 第77-78页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6.1 天然混合物库的建立 | 第78-79页 |
6.2 垂序商陆氯仿萃取相和小蓬草石油醚萃取相的活性 | 第79页 |
6.3 花叶常春藤中的抗癌活性化合物 | 第79-80页 |
6.4 其他萃取相、醇提物的研究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A 化合物A和B完整波谱数据 | 第87-95页 |
附录B 硕士期间已发表文章和已申请的专利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