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重金属检测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介绍 | 第9-11页 |
1.2 LIBS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第11-15页 |
1.2.1 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1.2.2 LIBS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第2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LIBS技术检测原理 | 第15-16页 |
2.2 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2.2.1 激光-物质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2.2.2 等离子体的性质 | 第17-18页 |
2.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2.3.1 基体效应影响 | 第18-19页 |
2.3.2 自吸收效应的影响 | 第19页 |
2.3.3 环境气体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3章 LIBS实验平台搭建 | 第21-28页 |
3.1 实验平台整体构造 | 第21-26页 |
3.1.1 光学系统 | 第22-23页 |
3.1.2 激光器 | 第23页 |
3.1.3 光谱仪 | 第23-24页 |
3.1.4 激光能量计 | 第24-25页 |
3.1.5 数字脉冲延时器 | 第25页 |
3.1.6 旋转平台 | 第25页 |
3.1.7 收光系统 | 第25-26页 |
3.2 实验样品制备 | 第26页 |
3.3 光谱分析软件设计 | 第26-28页 |
第4章 重金属元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 | 第28-42页 |
4.1 特征光谱的选定 | 第28-33页 |
4.1.1 Pb元素特征谱线 | 第30-32页 |
4.1.2 Cr元素特征谱线 | 第32-33页 |
4.2 元素特征谱线的识别 | 第33-34页 |
4.3 LIBS系统参数对土壤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 第34-42页 |
4.3.1 脉冲能量 | 第35-36页 |
4.3.2 延迟时间对等离子体信号的影响 | 第36-38页 |
4.3.3 重复频率对等离子信号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4 激光脉冲周期对等离子体信号强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5章 LIBS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42-50页 |
5.1 光谱数据预处理的内容与方法 | 第42-43页 |
5.2 异常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43-46页 |
5.2.1 数值的均值处理 | 第43-45页 |
5.2.2 异常数据的识别与处理 | 第45-46页 |
5.3 基体效应的校正方法 | 第46-47页 |
5.4 光谱数据的压缩处理 | 第47-50页 |
第6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定量模型的分析 | 第50-62页 |
6.1 光谱背景的基线校准 | 第50-53页 |
6.2 内标法定标 | 第53-56页 |
6.3 强度比定标法 | 第56-58页 |
6.4 偏最小二乘法校正模型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页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