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9-10页 |
三、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取水权的私权属性界定 | 第12-25页 |
第一节 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水资源之内涵解读 | 第12-17页 |
一、水资源特征分析 | 第12-14页 |
二、水资源作为物权客体符合物权客体特定原则 | 第14-16页 |
(一)“特定的物”并不等同于“特定物” | 第14-15页 |
(二)特定性并不等同于同一性 | 第15页 |
(三)对特定性的解释应当具有弹性 | 第15-16页 |
三、公共用物——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水资源之属性判断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取水权性质界定——用益物权 | 第17-22页 |
一、取水权、水权、水资源所有权的关系辨析 | 第17-19页 |
(一)派生权利说 | 第17-18页 |
(二)二权说 | 第18页 |
(三)权利束说 | 第18-19页 |
二、取水权的物权属性 | 第19-22页 |
(一)准物权说 | 第19页 |
(二)用益物权说 | 第19-22页 |
第三节 私法调整取水权取得与流转关系之理论考察 | 第22-25页 |
一、正当性分析 | 第22-23页 |
二、必要性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现行取水权制度的规定与不足 | 第25-43页 |
第一节 取水权取得制度 | 第27-31页 |
一、取水许可申请的提出 | 第28-30页 |
(一)申请人与受理人 | 第28-29页 |
(二)取水申请所需的材料 | 第29-30页 |
(三)取水申请提出的时间 | 第30页 |
二、取水许可申请的审批 | 第30-31页 |
(一)申请的受理 | 第30页 |
(二)申请的审查 | 第30-31页 |
(三)申请的批准 | 第31页 |
三、取水许可证的核发 | 第31页 |
第二节 有偿使用原则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取水权转让制度 | 第32-35页 |
一、取水权交易当事人 | 第33页 |
二、取水权交易客体 | 第33页 |
三、取水权交易程序 | 第33-34页 |
四、取水权交易方式 | 第34-35页 |
(一)通过水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 第34-35页 |
(二)自主交易 | 第35页 |
第四节 取水权现有制度的不足 | 第35-43页 |
一、取水许可定位不明 | 第35-37页 |
二、以取水许可证代替取水权证 | 第37页 |
三、取水权出让合同缺位 | 第37-38页 |
四、对取水权有偿取得的规定不尽完善 | 第38-40页 |
五、未区分取水权与产品水所有权 | 第40页 |
六、取水权流转体系尚未建立 | 第40-43页 |
第三章 私法调整取水权取得关系之制度构建 | 第43-55页 |
第一节 划分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和水资源产权经营机构 | 第43-44页 |
一、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 | 第43-44页 |
二、水资源产权经营机构 | 第44页 |
第二节 完善初始水权配置规则 | 第44-47页 |
一、尊重市场交易规则 | 第44-45页 |
二、明确同一水域不同取水权之间的优先位序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引入取水权出让合同制度 | 第47-49页 |
第四节 全面推进水资源费改革 | 第49-51页 |
第五节 完善取水权确权登记制度 | 第51-55页 |
第四章 私法调整取水权转让关系之制度构建 | 第55-63页 |
第一节 取水权转让的主体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取水权转让的客体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取水权的转让规则 | 第57-59页 |
一、取水权的转让方式 | 第58页 |
二、取水权的转让类型 | 第58-59页 |
三、取水权的转让程序 | 第59页 |
第四节 取水权转让合同 | 第59-61页 |
第五节 建立取水权转让公示制度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