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5-22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第16-22页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9-20页 |
(三)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我国法律公布权主体的历史演进 | 第22-30页 |
第一节 建国前法律公布主体概况 | 第22-25页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公布主体 | 第22-23页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公布主体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建国后法律公布主体概况 | 第25-30页 |
一、1949年至1954年 | 第25-26页 |
二、1954年至1975年 | 第26-27页 |
三、1975年至1982年 | 第27-28页 |
四、1982年至1993年 | 第28-29页 |
五、1993年至今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权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权现状 | 第30-32页 |
一、国家主席法律公布在立法活动中具有隶属性 | 第30-31页 |
二、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权在法律实施中独立性价值得到重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权存在的不足 | 第32-37页 |
一、法律公布的界定不明确 | 第32-33页 |
二、国家主席公布法律主体权责规定与现实并不协调明确 | 第33页 |
三、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期限未做明确规定 | 第33-35页 |
四、忽视国家主席法律公布前置程序的审议功能 | 第35页 |
五、国家主席法律公布前置程序欠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域外国家元首法律公布权研究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域外法律公布主体 | 第37-39页 |
一、立法机关行使法律公布权 | 第37页 |
二、内阁行使法律公布权 | 第37-38页 |
三、国家元首行使法律公布权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域外国家元首法律公布程序 | 第39-45页 |
一、域外国家元首法律公布期限的规定 | 第40-41页 |
二、域外国家法律公布前置程序的规定 | 第41-45页 |
第四章 我国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权的完善与构建 | 第45-51页 |
一、注意厘清国家主席法律公布程序的概念界定 | 第45-46页 |
二、法律公布主体公布责任的明确化 | 第46页 |
三、确立国家主席法律公布职权的委托规定 | 第46-47页 |
四、国家主席法律签署公布预留合理的时间段 | 第47-48页 |
五、国家主席法律公布时限列入《立法法》 | 第48页 |
六、构设国家主席立法否决权,加强立法的反复审议性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