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汉语委婉语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汉语委婉语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汉语委婉语研究不足 | 第11-12页 |
·汉语委婉语的界定 | 第12-13页 |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研究成果 | 第13页 |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研究不足 | 第13页 |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界定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类型分类 | 第15-23页 |
·汉语疾病词语类型 | 第15-16页 |
·一般词汇 | 第15页 |
·禁忌语 | 第15页 |
·委婉语 | 第15-16页 |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类型 | 第16-23页 |
·根据发病位置的不同分类 | 第17-18页 |
·根据语义构成的不同分类 | 第18-19页 |
·根据发病对象的不同分类 | 第19-20页 |
·根据话语双方的不同分类 | 第20-21页 |
·分级色彩意义的不同分类 | 第21页 |
·分级修辞方法的不同分类 | 第21-23页 |
3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产生原因 | 第23-36页 |
·文化心理原因 | 第23-26页 |
·趋吉避凶观 | 第23-24页 |
·隐忍忌讳观 | 第24-25页 |
·英贤崇拜观 | 第25-26页 |
·讳疾忌医观 | 第26页 |
·言语交际需要 | 第26-28页 |
·医生对病人言语交际的需要 | 第26-27页 |
·健康人对病人言语交际的需要 | 第27页 |
·病人对健康人言语交际的需要 | 第27-28页 |
·语用原因 | 第28-36页 |
·合作原则制约 | 第28-31页 |
·礼貌原则制约 | 第31-36页 |
4 汉语疾病类委婉语体现出的社会文化现象 | 第36-45页 |
·等级差异明显 | 第36-39页 |
·疾病类委婉语的婉约程度与级别高低成正比 | 第36-38页 |
·投医问药存在等级差异 | 第38页 |
·对身份低下之人的非人虐待 | 第38-39页 |
·对疾病的矛盾看法 | 第39-40页 |
·忌讳别人谈及自己及家属的病情 | 第39页 |
·喜欢询问他人的病情 | 第39-40页 |
·推荐好的医生和药方 | 第40页 |
·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 | 第40-45页 |
·疾病类委婉语与"酒"文化 | 第40-41页 |
·旧社会性病横行 | 第41-42页 |
·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 | 第42-43页 |
·封建迷信现象严重 | 第43页 |
·佛教的重要影响 | 第43-44页 |
·旧社会医疗技术落后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