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风险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第3章 企业e-HR建设阶段风险识别 | 第18-27页 |
3.1 企业e-HR建设阶段风险的特点及分类 | 第18-19页 |
3.1.1 风险特点 | 第18页 |
3.1.2 风险分类 | 第18-19页 |
3.2 企业e-HR建设阶段风险识别 | 第19-27页 |
3.2.1 风险识别常用方法 | 第19页 |
3.2.2 风险识别过程 | 第19-21页 |
3.2.3 企业e-HR建设阶段风险的识别 | 第21-27页 |
第4章 企业e-HR建设阶段风险评估与控制模型构建 | 第27-43页 |
4.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及过程 | 第27-28页 |
4.1.1 建立原则 | 第27-28页 |
4.1.2 建立过程 | 第28页 |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1页 |
4.2.1 指标初选 | 第28-30页 |
4.2.2 指标复选 | 第30-31页 |
4.3 风险评估指标含义 | 第31-36页 |
4.4 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设置 | 第36-38页 |
4.5 风险等级标准确定法 | 第38-41页 |
4.5.1 风险等级标准确定的方法概述 | 第38-40页 |
4.5.2 本研究的e-HR建设阶段风险等级标准确定法 | 第40-41页 |
4.6 不同风险等级下的风险控制策略模型 | 第41-43页 |
第5章 企业e-HR建设阶段风险评估与控制模型的运用—以重庆进出口信用担保公司为例 | 第43-55页 |
5.1 重庆进出口信用担保公司e-HR建设概要 | 第43页 |
5.2 重庆进出口信用担保公司e-HR建设阶段风险评估 | 第43-52页 |
5.2.1 风险评估数据收集及处理 | 第43-45页 |
5.2.2 规划及设计阶段风险评估 | 第45-48页 |
5.2.3 实施及切换阶段风险评估 | 第48-51页 |
5.2.4 进出口担保e-HR建设阶段风险评估 | 第51-52页 |
5.3 重庆进出.信用担保公司e-HR建设阶段风险控制策略建议 | 第52-55页 |
第6章 总结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5-56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