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道路除冰雪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自应力弹性路面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聚氨酯弹性体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分析 | 第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低冰点弹性涂层的优化设计 | 第19-31页 |
2.1 聚氨酯基弹性体原材料 | 第19-22页 |
2.1.1 聚醚多元醇 | 第19-20页 |
2.1.2 多异氰酸酯 | 第20-21页 |
2.1.3 聚氨酯基弹性体助剂类 | 第21-22页 |
2.2 聚氨酯基弹性体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1 聚氨酯基弹性体反应机理 | 第22页 |
2.2.2 聚氨酯基弹性体制备 | 第22-23页 |
2.3 低冰点弹性涂层的优化设计 | 第23-30页 |
2.3.1 粘结性能优化设计 | 第23-26页 |
2.3.2 低冰点填料掺量优化设计 | 第26-27页 |
2.3.3 低冰点弹性涂层的优化设计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低冰点弹性涂层防冰雪性能研究 | 第31-41页 |
3.1 基于有限元原理防冰雪性能仿真分析 | 第31-36页 |
3.1.1 有限元模型构建 | 第31-33页 |
3.1.2 防冰雪性能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3.1.3 低冰点弹性涂层极限除冰性能研究 | 第35-36页 |
3.2 各组分掺量对防冰雪性能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3.2.1 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第36-37页 |
3.2.2 实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3.2.3 各组分掺量影响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低冰点弹性涂层有效成分释放特性及长效性研究 | 第41-58页 |
4.1 试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第41-44页 |
4.1.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试原理 | 第41-42页 |
4.1.2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试的应用 | 第42-43页 |
4.1.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4.2 有效成分释放规律研究 | 第44-46页 |
4.2.1 有效成分单次释放随时间变化特性 | 第44-45页 |
4.2.2 有效成分累计释放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45-46页 |
4.3 有效成分释放规律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6-54页 |
4.3.1 温度对有效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低冰点填料掺量对有效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3 粘性增强剂掺量对有效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4 聚氨酯种类对有效成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5 各因素对有效成分释放影响敏感性分析 | 第51-54页 |
4.4 低冰点弹性涂层功能长效性研究 | 第54-57页 |
4.4.1 试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第54-56页 |
4.4.2 功能长效性评价分析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低冰点弹性涂层路用性能研究及验证 | 第58-68页 |
5.1 低冰点弹性涂层抗滑性能研究 | 第58-59页 |
5.1.1 试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第58页 |
5.1.2 抗滑性能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5.2 低冰点弹性涂层抗磨耗性能研究 | 第59-65页 |
5.2.1 轮式磨光机简介 | 第59-60页 |
5.2.2 磨耗试件的制备及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60-61页 |
5.2.3 低冰点弹性涂层抗磨耗性能的评价 | 第61-63页 |
5.2.4 紫外老化后抗磨耗性能研究 | 第63-65页 |
5.3 低冰点弹性涂层实体工程验证 | 第65-67页 |
5.3.1 施工工艺 | 第65-66页 |
5.3.2 防冰融雪性能验证 | 第66-67页 |
5.3.3 抗冻粘性能验证 | 第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