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特性和工程对策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路基冻胀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14-18页 |
2.1 线路自然条件 | 第14页 |
2.2 路基结构形式 | 第14-15页 |
2.3 土体冻胀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2.3.1 严寒地区低温造成的影响 | 第15页 |
2.3.2 土中水分冻结的影响 | 第15页 |
2.3.3 荷载的影响 | 第15-16页 |
2.4 路基冻害成因分析 | 第16-17页 |
2.4.1 原因 | 第16页 |
2.4.2 形成条件 | 第16页 |
2.4.3 调查与分析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高铁路基冻胀传导模型的建立 | 第18-30页 |
3.1 选择有限元软件 | 第18页 |
3.2 建立静力学模型 | 第18-23页 |
3.2.1 无砟轨道结构模型 | 第18-21页 |
3.2.2 路基的冻胀变形 | 第21-23页 |
3.3 建立动力学模型 | 第23-28页 |
3.3.1 路基模型及无砟轨道结构 | 第23-26页 |
3.3.2 高速列车模型 | 第26-28页 |
3.4 模型验证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融沉变形分析 | 第30-41页 |
4.1 路基冻胀融沉原理 | 第30-33页 |
4.1.1 路基温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4.1.2 路基产生冻胀融沉的机理 | 第31-33页 |
4.2 路基变形特性 | 第33-40页 |
4.2.1 目的 | 第33-34页 |
4.2.2 沿横断面沉降分布情况 | 第34-36页 |
4.2.3 路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 第36-38页 |
4.2.4 路基冻融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 第38-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抑制路基季节冻胀的工程措施 | 第41-50页 |
5.1 防冻胀措施效果分析 | 第41-46页 |
5.1.1 路基预防冻胀措施 | 第41-42页 |
5.1.2 路基防冻胀具体措施设计 | 第42-46页 |
5.1.3 防冻胀措施效果呈现 | 第46页 |
5.2 路基冻胀工程对策 | 第46-49页 |
5.2.1 防冻胀补强措施 | 第46-47页 |
5.2.2 地表水下渗措施 | 第47-48页 |
5.2.3 路堑地下水降低方案 | 第48页 |
5.2.4 路基基床表层填料改性 | 第48页 |
5.2.5 保温改变冻结条件方案 | 第48-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