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研究--基于川渝地区16所本科院校的调查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31页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4页
        (二) 研究目的第14页
        (三)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26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3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23-25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第25-26页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26-27页
        (一) 研究重点第26页
        (二) 研究难点第26页
        (三) 研究创新点第26-27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7-28页
        (一) 研究思路第27页
        (二) 研究方法第27-28页
    五、相关理论支撑第28-29页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28页
        (二) 心理学关于逆商的观点第28-29页
    六、基本概念解析第29-31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的解读第29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涵义第29-31页
第一章 高校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挫折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第31-47页
    一、高校学生承受能力及挫折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第31-35页
        (一) 调查目的第31页
        (二) 调查对象及方式第31页
        (三) 问卷设计第31-35页
    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第35-45页
        (一) 受调查者基本信息第35-36页
        (二) 高校学生挫折承受能力情况分析第36-42页
        (三) 高校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现状分析第42-45页
    三、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第45-47页
        (一) 高校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现状小结第45-46页
        (二) 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小结第46-47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症结的原因剖析第47-52页
    一、学业问题第47-48页
        (一) 阶段跨越的适应性问题第47-48页
        (二) 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第48页
        (三) 缺乏学业规划的问题第48页
    二、就业问题第48-49页
        (一) 学生自身的问题第48-49页
        (二) 学校培养的问题第49页
        (三) 社会环境的问题第49页
        (四) 家长观念的问题第49页
    三、思想问题第49-50页
        (一) 政治认同与政治责任感淡薄第50页
        (二) 多元文化和思潮的影响第50页
        (三) 荣誉观念问题第50页
        (四) 从众现象第50页
    四、人际交往问题第50-51页
        (一) 恋爱问题第51页
        (二) 与人交往问题第51页
    五、人身安全问题第51-52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范式的整合建构第52-59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具体内容第52-54页
        (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挫折教育第52页
        (二) 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挫折教育第52-53页
        (三)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挫折教育第53页
        (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挫折教育第53页
        (五) 将实践体验融入挫折教育第53-54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特征第54-55页
        (一) 引导性第54页
        (二) 渗透性第54页
        (三) 针对性第54-55页
        (四) 实践性第55页
        (五) 长期性第55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原则第55-56页
        (一) 渗透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55页
        (二)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55页
        (三) 理论学习与实践磨练相结合的原则第55-56页
        (四) 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56页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内在联系第56-57页
        (一) 挫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第56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挫折教育的重要实施载体第56-57页
        (三) 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原则和使命第57页
    五、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第57-59页
        (一) 时代的迫切要求第57页
        (二) 教育的理性诉求第57-58页
        (三) 学生的内在需求第58-59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挫折教育实施的路径探析第59-66页
    一、学生层面第59-60页
        (一) 辩证看待人生中的挫折第59页
        (二) 勇于向他人需求帮助第59页
        (三) 学会制定计划第59-60页
    二、高校层面第60-63页
        (一) 提高重视程度,及时输送人文关怀第60页
        (二) 加大宣传力度,搭建网络咨询平台第60-61页
        (三) 深入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第61页
        (四) 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第61-63页
    三、家庭层面第63-64页
        (一) 构建和谐家庭氛围第63页
        (二) 关心子女身心健康第63页
        (三) 积极配合高校挫折教育第63-64页
    四、社会层面第64-66页
        (一) 净化网络环境第64页
        (二) 提高就业质量第64页
        (三) 平衡教育资源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A 高校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挫折教育调查问卷第70-74页
致谢第74-76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微阅读环境下中学生阅读素养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