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一、所选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三、本选题研究的设想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一)设想思路 | 第20-21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21页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21-22页 |
(一)研究的重点 | 第21-22页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22页 |
五、选题的创新点 | 第22页 |
(一)视角上的创新 | 第22页 |
(二)观点上的创新 | 第22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一)文献研读法 | 第22-23页 |
(二)多学科交叉法 | 第23页 |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仪式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4-33页 |
一、仪式的来源及其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一)仪式的内涵及演变 | 第24-27页 |
(二)仪式概念的界定 | 第27-28页 |
二、与仪式相关的范畴分析 | 第28-29页 |
(一)仪式与巫术的关系 | 第28页 |
(二)仪式与礼仪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三)仪式与典礼的关系 | 第29页 |
三、高校仪式的特点 | 第29-33页 |
(一)主流价值的教育性 | 第29-30页 |
(二)价值取向的象征性 | 第30页 |
(三)知识素养的传承性 | 第30-31页 |
(四)仪式举行的周期性 | 第31页 |
(五)仪式举行的规范性 | 第31页 |
(六)仪式参与的整体性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契合性和作用 | 第33-41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仪式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一)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需要 | 第33页 |
(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切实需要 | 第33-34页 |
(三)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 | 第34页 |
二、仪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 | 第34-37页 |
(一)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载体 | 第34-35页 |
(二)表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 | 第35页 |
(三)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情景 | 第35-36页 |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 第36-37页 |
三、仪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 第37-38页 |
(一)主体方面的一致性 | 第37页 |
(二)目标方面的一致性 | 第37页 |
(三)时代特性的一致性 | 第37-38页 |
四、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表现 | 第38-41页 |
(一)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认知 | 第38-39页 |
(二)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 | 第39页 |
(三)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 第39-40页 |
(四)指导大学生的行为实践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案例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 | 第41-65页 |
一、开学典礼 | 第41-45页 |
(一)开学典礼的概况 | 第41-42页 |
(二)开学典礼的流程 | 第42-43页 |
(三)开学典礼的特点 | 第43页 |
(四)开学典礼的反馈 | 第43-45页 |
二、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 第45-50页 |
(一)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的概况 | 第45-46页 |
(二)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的流程 | 第46-47页 |
(三)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的特点 | 第47-48页 |
(四)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的反馈 | 第48-50页 |
三、升旗仪式 | 第50-53页 |
(一)升旗仪式的概况 | 第50页 |
(二)升旗仪式的过程 | 第50-51页 |
(三)升旗仪式的特点 | 第51页 |
(四)升旗仪式的反馈 | 第51-53页 |
四、入党宣誓仪式 | 第53-57页 |
(一)入党宣誓仪式的概况 | 第53-54页 |
(二)入党宣誓仪式的过程 | 第54-55页 |
(三)入党宣誓仪式的特点 | 第55页 |
(四)入党宣誓仪式的反馈 | 第55-57页 |
五、毕业典礼 | 第57-61页 |
(一)毕业典礼的概况 | 第57页 |
(二)毕业典礼的过程 | 第57-59页 |
(三)毕业典礼的特点 | 第59页 |
(四)毕业典礼的反馈 | 第59-61页 |
六、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 | 第61-65页 |
(一)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 第61页 |
(二)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 | 第61-65页 |
第五章 充分发挥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65-72页 |
一、加强仪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认识 | 第65-66页 |
(一)管理人员加强对仪式教育的认同 | 第65页 |
(二)组织人员注重对仪式教育的实施 | 第65-66页 |
(三)学生群体加强对仪式教育的重视 | 第66页 |
二、完善和改进仪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 第66-68页 |
(一)合理整合仪式教育的传统和现代资源 | 第66-67页 |
(二)运用新媒体技术精心策划好教育仪式 | 第67页 |
(三)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渲染仪式教育氛围 | 第67-68页 |
(四)凸显仪式教育主题提升仪式文化内涵 | 第68页 |
三、大力宣传和落实仪式教育 | 第68-69页 |
(一)加强仪式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 第68-69页 |
(二)借助新媒体弘扬和传播价值观念 | 第69页 |
(三)积极组织参与人员落实仪式教育 | 第69页 |
四、建立健全仪式保障和反馈功能 | 第69-72页 |
(一)建立仪式制度和组织保障机制 | 第69-70页 |
(二)建立仪式经费保障机制 | 第70页 |
(三)完善仪式教育的评价及反馈机制 | 第70-71页 |
(四)建立奖罚分明的保障制度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2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