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2-14页 |
2 细胞质雄性不育机制研究 | 第14-16页 |
2.1 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 | 第14页 |
2.2 细胞质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第14-15页 |
2.3 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5-16页 |
3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研究 | 第16-17页 |
3.1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16页 |
3.2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与PPR基因 | 第16-17页 |
3.3 植物育性恢复机制的研究 | 第17页 |
4 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 | 第17-18页 |
5 不育系1193A的研究基础 | 第18页 |
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甘蓝型油菜PPR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候选基因筛选 | 第20-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1.1 甘蓝型油菜PP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21页 |
1.1.1 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构建 | 第20页 |
1.1.2 BnPPR蛋白家族筛选与鉴定 | 第20-21页 |
1.1.3 多序列比对与进化树构建 | 第21页 |
1.1.4 BnPPR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析 | 第21页 |
1.1.5 PPR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21页 |
1.1.6 PPR 基因 GO 分析 | 第21页 |
1.2 候选育性基因(BnPPR_C09)筛选 | 第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2.1 甘蓝型油菜PPR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1-28页 |
2.1.1 BnPPR蛋白家族筛选与鉴定 | 第22-23页 |
2.1.2 多序列比对与进化树构建 | 第23-24页 |
2.1.3 BnPPR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析 | 第24-25页 |
2.1.4 PPR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25-26页 |
2.1.5 PPR基因GO分析 | 第26-28页 |
2.2 野油胞质不育系1193A潜在育性控制基因筛选 | 第28-29页 |
2.2.1 姊妹系杂种F2代育性调查 | 第28页 |
2.2.2 不育系1193A候选育性控制基因的筛选 | 第28-2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9-32页 |
第3章 新疆野生油菜候选育性基因BnPPR_C09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32-48页 |
1 新疆野生油菜候选育性基因BnPPR_C09cDNA克隆 | 第32-3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2-36页 |
1.2.1 野油胞质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总 RNA 提取及检测 | 第32-33页 |
1.2.2 cDNA合成 | 第33-34页 |
1.2.3 候选恢复基因BnPPR_C09的克隆 | 第34-36页 |
1.2.4 BnPPR_C09序列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页 |
1.2.5 BnPPR_C09基因编码活性鉴定 | 第36页 |
2 BnPPR_C09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36-3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36-37页 |
2.2.2 In-Fusion重组 | 第37页 |
2.2.3 BnPPR_C09编码活性鉴定 | 第37-38页 |
3 甘蓝型油菜中BnPPR_C09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3.2.1 植物总RNA提取 | 第38页 |
3.2.2 cDNA合成 | 第38页 |
3.2.3 BnPPR_C09基因的qRT-RCR分析 | 第38-3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4.1 候选育性基因BnPPR_C09cDNA克隆 | 第39-41页 |
4.2 BnPPR_C09蛋白序列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4页 |
4.3 BnPPR_C09a/b基因编码活性鉴定 | 第44-45页 |
4.3.1 BnPPR_C09a/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44页 |
4.3.2 转BnPPR_C09a/b基因酵母检测 | 第44-45页 |
4.4 甘蓝型油菜中BnPPR_C09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第45-46页 |
5 小结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4章 全文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