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适宜稻田轮作的高产紫花苜蓿筛选及其耐镉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南方紫花苜蓿的发展潜力第11-13页
        1.1.1 国家种植业布局的调整第11-12页
        1.1.2 稻田轮作种植紫花苜蓿的优势第12页
        1.1.3 稻田种植紫花苜蓿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1.1.4 南方地区紫花苜蓿引种研究进展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秋眠性与适应性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2 生长特性研究概况第14页
        1.2.3 生产特性研究概况第14-15页
        1.2.4 营养品质研究概况第15页
        1.2.5 根系性状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紫花苜蓿的耐酸镉能力及其饲用安全研究第17-20页
        1.3.1 南方土壤镉污染现状第17-18页
        1.3.2 紫花苜蓿镉污染与饲用安全第18页
        1.3.3 紫花苜蓿对镉污染的生物修复能力第18-19页
        1.3.4 紫花苜蓿的耐酸镉能力研究第19-20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稻田土壤中的生长特性第21-30页
    2.1 材料及方法第21-23页
        2.1.1 试验材料第21-22页
        2.1.2 试验设计第22页
        2.1.3 试验区自然概况第22页
        2.1.4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22页
        2.1.5 数据处理第22-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28页
        2.2.1 每次刈割前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含量第23页
        2.2.2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株高变化第23-25页
        2.2.3 每次刈割前紫花苜蓿的分枝数第25-26页
        2.2.4 紫花苜蓿的产量第26-28页
    2.3 讨论第28页
    2.4 结论第28-30页
第3章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营养品质与综合评价第30-40页
    3.1 试供材料第30页
    3.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0-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3.3.1 第一茬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第31-33页
        3.3.2 第二茬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第33页
        3.3.3 第三茬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第33-34页
        3.3.4 采用熵权法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第34-35页
        3.3.5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5-36页
        3.3.6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6页
        3.3.7 紫花苜蓿的综合评价第36-38页
    3.4 讨论第38-39页
    3.5 结论第39-40页
第4章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在稻田土壤的根系形态研究第40-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4.1.1 供试材料第40页
        4.1.2 试验区自然概况第40页
        4.1.3 试验设计第40页
        4.1.4 根系参数测定及方法第40页
        4.1.5 数据处理第40-41页
    4.2 结果分析第41-47页
        4.2.1 根系参数第41页
        4.2.2 根系生物量第41-42页
        4.2.3 不同茎级根系形态第42-45页
        4.2.4 生产性能分析分析第45-46页
        4.2.5 生产性能分析分析第46-47页
    4.3 讨论第47-48页
    4.4 结论第48-49页
第5章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耐镉性第49-62页
    5.1 材料及方法第49页
    5.2 实验一设计第49页
        5.2.1 实验设计第49页
        5.2.2 试验区自然概况第49页
    5.3 实验二设计第49-50页
    5.4 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第50页
        5.4.1 实验一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第50页
        5.4.2 实验二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第50页
        5.4.3 数据处理第50页
    5.5 结果与分析第50-60页
        5.5.1 不同苜蓿品种地上部分镉积累量第50-51页
        5.5.2 酸镉胁迫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第51-53页
        5.5.3 酸镉胁迫下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性状第53-56页
        5.5.4 酸镉胁迫下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茎级参数变化第56-59页
        5.5.6 聚类分析第59-60页
    5.6 讨论与结论第60-62页
第6章 全文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氧化钛喷施剂对上部烟叶光合作用及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新野油胞质不育系1193A候选恢复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筛选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