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工位空调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工位空调在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工位空调在热舒适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工位空调在节能方面的研究 | 第17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自然对流换热以及边界层数值模拟 | 第20-42页 |
2.1 自然对流边界层方程 | 第20-22页 |
2.1.1 边界层方程 | 第20-21页 |
2.1.2 波希涅斯克(J.Boussinesq)假设 | 第21-22页 |
2.2 竖直平壁常物性层流自然对流的相似解 | 第22-28页 |
2.2.1 竖平壁上常物性层流自然对流的分析解 | 第23-28页 |
2.3 自然对流边界层数值模拟 | 第28-41页 |
2.3.1 ANSYS ICEM 网格划分 | 第28-30页 |
2.3.2 CFD 简介 | 第30-33页 |
2.3.3 热竖壁自然对流物理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2.3.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稳态环境下个性化送风人体热舒适研究 | 第42-60页 |
3.1 AIRPAK 软件简介 | 第42-46页 |
3.1.1 Airpak 软件的发展 | 第42页 |
3.1.2 Airpak 的特点 | 第42-43页 |
3.1.3 Airpak 的构成 | 第43页 |
3.1.4 Airpak 软件的计算过程 | 第43-44页 |
3.1.5 Airpak 应用领域 | 第44页 |
3.1.6 Airpak 研究动态 | 第44-45页 |
3.1.7 网格的划分 | 第45-46页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2.2 数学模型及简化假设 | 第47-48页 |
3.2.3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3.3 热舒适评价指标 | 第49-51页 |
3.4 方差分析 | 第51-54页 |
3.5 模拟分析 | 第54-58页 |
3.5.1 人体周围速度场分布 | 第54-55页 |
3.5.2 讨论分析 | 第55-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非稳态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的初步探讨 | 第60-66页 |
4.1 动态热环境的研究概况 | 第60-61页 |
4.2 吹风暴露时间 | 第61页 |
4.3 非稳态送风数值模拟 | 第61-62页 |
4.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61页 |
4.3.2 数学模型及简化假设 | 第61页 |
4.3.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61页 |
4.3.4 模拟工况 | 第61-62页 |
4.4 动态条件下人体表面皮肤温度分析 | 第62-65页 |
4.4.1 人体表面皮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第62-63页 |
4.4.2 间歇送风频率与皮肤温度的关系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