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0页 |
1.1 漆酶研究概况 | 第7-9页 |
1.2 细菌漆酶种类和性质 | 第9-15页 |
1.3 漆酶底物和介体 | 第15-19页 |
1.4 漆酶催化机制 | 第19-23页 |
1.5 细菌漆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5.1 提高漆酶催化活性和底物专一性 | 第23页 |
1.5.2 提高漆酶表达量 | 第23-26页 |
1.5.3 提高漆酶稳定性 | 第26页 |
1.6 漆酶的应用 | 第26-28页 |
1.6.1 食品和饮料加工行业 | 第27页 |
1.6.2 造纸工业 | 第27-28页 |
1.6.3 纺织工业 | 第28页 |
1.6.4 环境保护 | 第28页 |
1.6.5 其他应用 | 第28页 |
1.7 论文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7.1 立题依据 | 第28-29页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4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3页 |
2.1.1 菌种与载体 | 第30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1.3 酶和主要试剂 | 第31页 |
2.1.4 培养基和溶液 | 第31-3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3-40页 |
2.2.1 位点选择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页 |
2.2.2 突变体质粒的构建 | 第33-35页 |
2.2.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和验证 | 第35-36页 |
2.2.4 重组CotA漆酶的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 | 第36-37页 |
2.2.5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7页 |
2.2.6 CotA漆酶酶活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2.2.7 漆酶和漆酶突变体最适反应pH和pH稳定性 | 第38页 |
2.2.8 漆酶和漆酶突变体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第38页 |
2.2.9 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38-39页 |
2.2.10 金属离子对CotA漆酶的影响 | 第39页 |
2.2.11 高浓度盐溶液对漆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2.2.12 圆二色谱(CD)测二级结构 | 第39页 |
2.2.13 染料脱色应用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0-55页 |
3.1 野生型CotA和突变体WLFCotA蛋白可溶性表达情况 | 第40页 |
3.2 突变体M502L/WLF和M502F/WLF突变体的构建、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 第40-43页 |
3.2.1 突变体M502L/WLF和M502F/WLF的构建 | 第41页 |
3.2.2 突变体M502L/WLF和M502F/WLF的克隆表达 | 第41-42页 |
3.2.3 突变体M502L/WLF和M502F/WLF的酶学性质 | 第42-43页 |
3.3 突变体K317N/WLF、D501G/WLF和K317N/D501G/WLF的构建、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 第43-48页 |
3.3.1 突变体K317N/WLF、D501G/WLF和K317N/D501G/WLF的构建 | 第43页 |
3.3.2 突变体K317N/WLF、D501G/WLF和K317N/D501G/WLF的克隆表达 | 第43-44页 |
3.3.3 突变体K317N/WLF、D501G/WLF和K317N/D501G/WLF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44-48页 |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53页 |
3.5 工业合成染料脱色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附录1 | 第68-69页 |
附录2 | 第69-71页 |
附录3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