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微纳结构表面及制备方法概述 | 第11-15页 |
1.1.1 生物表面的微纳结构和功能 | 第11-14页 |
1.1.2 微纳结构表面的应用 | 第14页 |
1.1.3 减反射表面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2 微纳结构复制技术 | 第15-20页 |
1.2.1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1.2.2 紫外光固压印 | 第17-18页 |
1.2.3 热压印 | 第18-20页 |
1.2.4 微注塑成型 | 第20页 |
1.3 微纳结构模板的制备 | 第20-22页 |
1.4 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总体研究方案设计 | 第23-29页 |
2.1 研究内容、方案和意义 | 第23-25页 |
2.1.1 研究方案 | 第23-24页 |
2.1.2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2.1.3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2.2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25-27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25-27页 |
2.2.2 原料 | 第27页 |
2.3 测试仪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镍模板的制备 | 第29-41页 |
3.1 镍模板制备过程概述 | 第29页 |
3.2 母板表面金属化和电沉积过程 | 第29-35页 |
3.2.1 母板表面化学镀 | 第29-32页 |
3.2.2 母板表面电镀 | 第32-35页 |
3.3 具有倒金字塔结构的镍模板的制备 | 第35-37页 |
3.3.1 硅片刻蚀 | 第35-36页 |
3.3.2 制备以硅片为母板的镍模板 | 第36-37页 |
3.4 具有玫瑰花瓣倒微乳突结构的镍模板的制备 | 第37-40页 |
3.5 镍模板化学成分 | 第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及分析 | 第41-51页 |
4.1 复制物成型与表征 | 第41-44页 |
4.1.1 成型具有表面微金字塔结构的PS复制物 | 第41-43页 |
4.1.2 微结构注塑制品复制度量化 | 第43-44页 |
4.2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 第44-50页 |
4.2.1 实验因素选取及编码 | 第45页 |
4.2.2 模型建立及响应 | 第45-46页 |
4.2.3 模型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 第46-48页 |
4.2.4 响应曲面分析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微金字塔结构表面的微注压成型及其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 | 第51-65页 |
5.1 复制物成型与表征 | 第51-52页 |
5.2 微金字塔结构及其光学特性 | 第52-57页 |
5.2.1 复制物表面的微金字塔结构 | 第52页 |
5.2.2 表面微金字塔结构对其光学特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3 微金字塔结构表面陷光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5.3 光线透射模拟 | 第57-60页 |
5.3.1 参数设置 | 第57页 |
5.3.2 垂直光照条件下的模拟 | 第57-58页 |
5.3.3 倾斜光照条件下的模拟 | 第58-60页 |
5.4 PS复制物对太阳能电池光伏效率的影响 | 第60-63页 |
5.4.1 垂直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效率 | 第60-62页 |
5.4.2 倾斜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效率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玫瑰花瓣微乳突结构表面的微注压成型及其陷光、疏水特性 | 第65-79页 |
6.1 复制物的成型与表征 | 第65-66页 |
6.2 PS复制物表面的微乳突结构及光学、润湿特性 | 第66-70页 |
6.2.1 微乳突结构 | 第66-68页 |
6.2.2 光学特性 | 第68-69页 |
6.2.3 润湿行为和黏附特性 | 第69-70页 |
6.3 PP复制物表面的微乳突结构及光学、润湿特性 | 第70-74页 |
6.3.1 微乳突结构 | 第70-72页 |
6.3.2 光学特性 | 第72-73页 |
6.3.3 润湿行为和黏附特性 | 第73-74页 |
6.4 机理分析 | 第74-78页 |
6.4.1 陷光机理 | 第74-75页 |
6.4.2 润湿行为及黏附特性机理 | 第75-7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