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镁基转换反应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储锂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2-15页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述第12-13页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3-14页
        1.2.3 锂离子电池结构第14-15页
    1.3 负极材料的储锂机制第15-17页
    1.4 转换反应负极材料第17-26页
        1.4.1 金属氧化物第17-19页
        1.4.2 金属磷化物第19-20页
        1.4.3 金属氮化物第20-21页
        1.4.4 金属硫化物第21-23页
        1.4.5 金属氢化物第23-26页
    1.5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6-28页
        1.5.1 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第26-27页
        1.5.2 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材料制备、表征及性能测试第28-34页
    2.1 实验原材料与使用仪器第28-29页
    2.2 材料制备第29-31页
        2.2.1 球磨工艺第29-30页
        2.2.2 磁控溅射工艺第30-31页
    2.3 材料结构表征第31-32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第31页
        2.3.2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第31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1-32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2页
    2.4 材料性能测试第32-34页
        2.4.1 储氢性能测试第32页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4页
第三章 MgS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MgS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第34-35页
    3.3 MgS复合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第35-38页
    3.4 MgS复合负极材料的储锂机制第38-41页
    3.5 MgS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41-47页
        3.5.1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2-46页
        3.5.2 交流阻抗测试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MgH_2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48-59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MgH_2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第48-49页
    4.3 MgH_2复合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第49-51页
    4.4 MgH_2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1-56页
        4.4.1 MgH_2-EG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1-53页
        4.4.2 MgH_2-TiO_2-EG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3-56页
    4.5 MgH_2复合负极充放电后微观结构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Mg_2FeH_6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改善第59-77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Mg_2FeH_6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第59-60页
    5.3 Mg_2FeH_6和Mg_2FeH_6-G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第60-63页
    5.4 Mg_2FeH_6和Mg_2FeH_6-G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63-66页
        5.4.1 循环伏安测试第64-65页
        5.4.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65-66页
    5.5 Mg_2FeH_6-G/MO_2负极材料的微观结构第66-68页
    5.6 Mg_2FeH_6-G/MO_2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68-71页
        5.6.1 循环伏安测试第68-69页
        5.6.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69-71页
    5.7 Mg_2FeH_6-G/TiO_2电极片充放电前后的微观结构分析第71-75页
    5.8 本章小结第75-77页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件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纳结构表面的微注压成型及其陷光特性研究
下一篇:纳米纤维素/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