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8页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13页 |
1.2.2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 第13-16页 |
1.2.3 长期施肥对细菌及真菌关系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1.1 长期施肥下三种类型土壤的优势菌种的形成及其驱动因素 | 第18页 |
2.1.2 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驱动因素 | 第18页 |
2.1.3 长期施肥下对黑土细菌和真菌群落间关系变化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 第18页 |
2.1.4 长期施肥下对潮土细菌和真菌群落间关系变化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 第18-19页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3 研究方案 | 第20-24页 |
2.3.1 试验区概况 | 第20-21页 |
2.3.2 数据测定 | 第21-22页 |
2.3.3 数据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下三种典型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 | 第24-36页 |
3.1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 长期施肥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 三种类型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对施肥处理的共同响应 | 第26-28页 |
3.4 长期施肥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而改变细菌群落 | 第28-30页 |
3.5 长期不同施肥下通过细菌群落的改变进行的土壤功能预测 | 第30-32页 |
3.6 讨论 | 第32-34页 |
3.6.1 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利于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 第32页 |
3.6.2 细菌群落组成对肥料的响应 | 第32-33页 |
3.6.3 土壤理化性质是改变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 | 第33-34页 |
3.7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黑土细菌及真菌群落对长期施肥响应的差异及其驱动因素 | 第36-44页 |
4.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36页 |
4.2 长期不同施肥下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多样性 | 第36-37页 |
4.3 长期不同施肥下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 | 第37-39页 |
4.4 土壤养分含量与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关系 | 第39-40页 |
4.5 讨论 | 第40-42页 |
4.6 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不同施肥处理下潮土细菌和真菌群落间的互作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 第44-58页 |
5.1 长期施肥对潮土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5.2 长期施肥下潮土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变化 | 第46-47页 |
5.3 驱动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因素 | 第47-50页 |
5.4 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网络分析 | 第50-54页 |
5.5 讨论 | 第54-57页 |
5.5.1 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 | 第54-55页 |
5.5.2 驱动潮土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土壤磷 | 第55-56页 |
5.5.3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细菌和真菌群落间互作的变化 | 第56-57页 |
5.6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58-5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