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5页 |
1.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13-16页 |
1.1.1 环境因素 | 第13-15页 |
1.1.2 人为因素 | 第15-16页 |
1.2 外源腐解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1 腐解微生物的种类 | 第16-17页 |
1.2.2 外源腐解菌剂的分类及用途 | 第17-18页 |
1.3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18-20页 |
1.3.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第19页 |
1.3.2 土壤三大菌群数量 | 第19页 |
1.3.3 土壤微生物结构 | 第19-20页 |
1.4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20页 |
1.4.1 土壤酶活 | 第20页 |
1.4.2 土壤呼吸速率和代谢熵 | 第20页 |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5.1 传统培养法 | 第20-21页 |
1.5.2 磷脂脂肪酸法(PLFA) | 第21页 |
1.5.3 Biolog微平板法 | 第21页 |
1.5.4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21页 |
1.5.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21-22页 |
1.6 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6.1 土壤微生物呼吸测定法 | 第22页 |
1.6.2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第22-23页 |
1.6.3 核糖体RNA直接表征法 | 第23页 |
1.7 问题提出 | 第23页 |
1.8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9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7页 |
2.1.1 供试土壤 | 第25页 |
2.1.2 供试菌种 | 第25页 |
2.1.3 菌剂载体 | 第25页 |
2.1.4 菌剂配制 | 第25-27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2.2.1 试验流程 | 第27页 |
2.2.2 预试验 | 第27页 |
2.2.3 接种实验 | 第27-28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28-31页 |
2.3.1 土壤呼吸速率 | 第28页 |
2.3.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 第28-29页 |
2.3.3 磷脂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3.4 其他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2.3.5 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无菌草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 土壤基本性质 | 第31页 |
3.2 无菌草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33-41页 |
4.1 土壤微生物生长轨迹 | 第33-38页 |
4.1.1 CK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长轨迹 | 第33页 |
4.1.2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生长轨迹的影响 | 第33-38页 |
4.2 土壤累积呼吸量 | 第38-39页 |
4.3 微生物总代谢熵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第41-46页 |
5.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第41-42页 |
5.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 第42-43页 |
5.3 微生物量碳氮比 | 第43-46页 |
第六章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6-51页 |
6.1 土壤活体微生物生物量 | 第46页 |
6.2 土壤特征微生物类群 | 第46-49页 |
6.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49-51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51-54页 |
7.1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7.2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7.3 外源腐解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