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43页 |
第一章 “辛格式喜剧”创作的美学渊源 | 第43-61页 |
第一节 民族文化渊源与时代氛围 | 第43-49页 |
第二节 欧洲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 第49-56页 |
第三节 辛格的散文作品与喜剧的亲缘关系 | 第56-61页 |
第二章 反抗“粗野的现实”:“辛格式喜剧”的基本冲突 | 第61-80页 |
第一节 女性的自我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第61-65页 |
第二节 基督教与异教之间的碰撞 | 第65-69页 |
第三节 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 | 第69-75页 |
第四节 真实的自我与幻想的自我之间的冲突 | 第75-80页 |
第三章 反英雄:“辛格式喜剧”的独特人物 | 第80-109页 |
第一节 强大的凯尔特女性 | 第80-87页 |
第二节 大智若愚的边缘人 | 第87-98页 |
第三节 辛格式的“反英雄” | 第98-109页 |
第四章 变形与突降:“辛格式喜剧”的情节结构 | 第109-132页 |
第一节 难以置信的故事 | 第109-115页 |
第二节 反高潮与开放式结局 | 第115-124页 |
第三节 对照与平衡 | 第124-132页 |
第五章 悲喜之间的苦涩幽默:“辛格式喜剧”的表现手段 | 第132-160页 |
第一节 喜剧的形式与悲剧的核心 | 第132-139页 |
第二节 戏仿与狂欢 | 第139-151页 |
第三节 独特的爱尔兰音符 | 第151-160页 |
结语 | 第160-165页 |
附表一: 辛格及其作品中英文名对照表 | 第165-166页 |
附表二: 辛格年表(1871-1909) | 第166-168页 |
附表三: 辛格逝世后的相关情况(1910-2007)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4页 |
后记 | 第174-176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