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1-12页 |
1.2 资料同化的发展 | 第12-15页 |
1.2.1 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2 资料同化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 混合同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对流尺度混合同化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WRF模式和同化方法介绍 | 第20-25页 |
2.1 WRF模式介绍 | 第20页 |
2.2 3DVAR方法介绍 | 第20-21页 |
2.3 EnKF同化方法介绍 | 第21-22页 |
2.4 混合同化系统简介 | 第22-24页 |
2.4.1 混合同化 | 第22-23页 |
2.4.2 HybridETKF-3DVAR同化流程图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混合同化系统同化地面和雷达观测的模拟观测试验 | 第25-47页 |
3.1 飑线个例介绍 | 第26-27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27-30页 |
3.2.1 模拟设置 | 第27页 |
3.2.2 真实场构造 | 第27-28页 |
3.2.3 模拟地面观测和雷达观测 | 第28-29页 |
3.2.4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3.3 单点试验 | 第30-33页 |
3.3.1 3DVAR单点地面观测试验 | 第31页 |
3.3.2 混合同化单点地面观测试验 | 第31-33页 |
3.4 飑线模拟观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44页 |
3.4.1 分析增量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33-35页 |
3.4.2 地面风场和温度场 | 第35-37页 |
3.4.3 气象要素分析 | 第37-41页 |
3.4.4 雷达回波反射率的比较 | 第41-43页 |
3.4.5 降水比较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同化系统同化地面和雷达观测的真实观测试验 | 第47-60页 |
4.1 飑线个例简介 | 第47页 |
4.2 试验设计 | 第47-50页 |
4.2.1 模式,观测和集合设置 | 第47-48页 |
4.2.2 同化试验设置 | 第48-50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50-57页 |
4.3.1 地面风场和温度场的比较 | 第51-54页 |
4.3.2 同化周期和预测时间段中的地面观测变量统计 | 第54页 |
4.3.3 雷达组合反射率比较 | 第54-56页 |
4.3.4 降水比较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五章 不同扰动方案同化地面观测对飑线的影响研究 | 第60-97页 |
5.1 三种扰动方案同化地面观测对2009年一次飑线过程的影响 | 第61-74页 |
5.1.1 个例简介 | 第62-63页 |
5.1.1.1 天气概况 | 第62页 |
5.1.1.2 形势场 | 第62页 |
5.1.1.3 雷达观测 | 第62-63页 |
5.1.2 试验方案 | 第63-65页 |
5.1.2.1 同化系统 | 第63-64页 |
5.1.2.2 样本集合生成方案 | 第64-65页 |
5.1.2.3 权重因子和局地化尺度 | 第65页 |
5.1.3 结果 | 第65-73页 |
5.1.3.1 分析增量 | 第65-67页 |
5.1.3.2 样本离散度与背景场反射率的误差 | 第67-68页 |
5.1.3.3 降水 | 第68-70页 |
5.1.3.4 同化地面观测对飑线位置和强度的影响 | 第70-73页 |
5.1.4 小结 | 第73-74页 |
5.2 两种扰动方案同化地面观测对2014年一次飑线过程的影响 | 第74-97页 |
5.2.1 观测和试验设计 | 第74-79页 |
5.2.1.1 观测 | 第74-75页 |
5.2.1.2 试验设计 | 第75-79页 |
5.2.2 飑线个例介绍 | 第79-80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80-93页 |
5.2.3.1 离散度比较 | 第80-82页 |
5.2.3.2 权重因子的影响 | 第82页 |
5.2.3.3 混合试验分析场结果 | 第82-85页 |
5.2.3.4 预报结果 | 第85-93页 |
5.2.4 小结 | 第93-9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7-100页 |
6.1 总结 | 第97-9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