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2.1 甘油的性质及来源 | 第13页 |
2.2 甘油的转化途径 | 第13-14页 |
2.2.1 甘油酯化反应 | 第13页 |
2.2.2 甘油醚化反应 | 第13页 |
2.2.3 甘油的热解反应 | 第13-14页 |
2.2.4 甘油催化氧化反应 | 第14页 |
2.3 甘油催化氧化产物 | 第14-18页 |
2.3.1 二羟基丙酮(DHA) | 第14-15页 |
2.3.2 甘油醛(GLYD) | 第15-17页 |
2.3.3 甘油酸(GLYA) | 第17-18页 |
2.4 Pt催化剂应用于甘油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2.5 电子结构调变的研究 | 第21-25页 |
2.6 文献总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实验部分 | 第26-34页 |
3.1 试剂与仪器 | 第26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8页 |
3.2.1 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氧化或高温焙烧) | 第26-27页 |
3.2.2 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负载的Pt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3.2.3 有机胺促进的Pt催化剂(Pt/CNTs-X和Pt/CNTs-nDEOA)的制备 | 第28页 |
3.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3.3.1 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28页 |
3.3.2 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 | 第28页 |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8-29页 |
3.3.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9页 |
3.3.5 CO化学吸附(CO chemisorption) | 第29页 |
3.3.6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第29页 |
3.3.7 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 | 第29页 |
3.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 第29页 |
3.4 催化剂考评 | 第29-34页 |
3.4.1 甘油氧化反应 | 第29-31页 |
3.4.2 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31-34页 |
第4章 碳纳米管载体表面改性对Pt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4-42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不同负载量的Pt/CNTs催化剂考评 | 第34-37页 |
4.3 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负载的Pt催化剂 | 第37-41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有机胺助剂对Pt/CNTs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2-54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有机胺助剂对甘油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5.3 不同反应条件下Pt/CNTs-DEOA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48-53页 |
5.3.1 DEOA或DEA与Pt摩尔比的影响 | 第48-50页 |
5.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5.3.3 甘油与Pt摩尔比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反应产物吸附对Pt/CNTs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4-61页 |
6.1 引言 | 第54页 |
6.2 氧化产物的加入对Pt/CNTs催化氧化甘油的影响 | 第54-56页 |
6.3 Pt/CNTs循环次数研究 | 第56-60页 |
6.4 本章总结 | 第60-61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