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视觉通路和视觉皮层 | 第10-12页 |
1.2 经典感受野 | 第12-13页 |
1.3 非经典感受野 | 第13-14页 |
1.4 非经典感受野与经典感受野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4-17页 |
1.5 节律性神经振荡的产生机制及功能 | 第17-20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页 |
1.7 本文撰写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技术 | 第22-30页 |
2.1 在体细胞外记录 | 第22-24页 |
2.2 动物准备 | 第24页 |
2.3 动物手术 | 第24-25页 |
2.4 视觉刺激 | 第25-26页 |
2.5 数据采集 | 第26-27页 |
2.6 数据预处理 | 第27-28页 |
2.7 数据分析方案 | 第28-2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小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感受野特性与节律性振荡研究 | 第30-50页 |
3.1 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特性 | 第30-35页 |
3.1.1 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分类 | 第30-32页 |
3.1.2 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大小 | 第32-33页 |
3.1.3 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外周抑制强度 | 第33-34页 |
3.1.4 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LFP分析 | 第34-35页 |
3.2 不同整合野类型神经元对节律性振荡的影响 | 第35-45页 |
3.2.1 不同整合野类型神经元节律性振荡强度的变化 | 第36-42页 |
3.2.2 不同整合野类型神经元节律性振荡频率的变化 | 第42-45页 |
3.3 讨论 | 第45-48页 |
3.3.1 小鼠初级视皮层节律性振荡强度的变化与面积整合特性的联系 | 第45-47页 |
3.3.2 小鼠初级视皮层节律性振荡频率的变化与面积整合特性的联系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2页 |
4.1 总结 | 第50-51页 |
4.2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