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 第2章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21-29页 |
| 2.1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开展的原因 | 第21-22页 |
| 2.1.1 较高的信用评级和较低的融资成本 | 第21页 |
| 2.1.2 较灵活的融资期限 | 第21页 |
| 2.1.3 融资规模更灵活,不受企业资产净额限制 | 第21-22页 |
| 2.2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 2.2.1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 | 第22-25页 |
| 2.2.2 计划管理人排名情况 | 第25页 |
| 2.2.3 有代表性的ABS产品发行情况 | 第25-26页 |
| 2.3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 第26-29页 |
| 2.3.1 交易主体和发行场所更加多元化 | 第26-27页 |
| 2.3.2 增信方式主要采用内部增信 | 第27页 |
| 2.3.3 将大数据风控和消费场景作为ABS产品设计核心 | 第27页 |
| 2.3.4 采用动态池的方式逐渐增加,基础资产更加丰富 | 第27页 |
| 2.3.5 互联网消费金融ABS产品的审批趋严 | 第27-29页 |
| 第3章 德邦花呗分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案例介绍 | 第29-37页 |
| 3.1 德邦花呗分期ABS与蚂蚁花呗的联系 | 第29-32页 |
| 3.1.1 蚂蚁花呗类型界定 | 第29-30页 |
| 3.1.2 蚂蚁花呗的运作模式 | 第30-31页 |
| 3.1.3 德邦花呗分期ABS资产证券化类别界定 | 第31页 |
| 3.1.4 专项计划基础资产的来源 | 第31-32页 |
| 3.2 德邦花呗分期ABS的原始权益人 | 第32-33页 |
| 3.2.1 原始权益人公司介绍 | 第32页 |
| 3.2.2 主营业务情况及财务状况 | 第32-33页 |
| 3.3 德邦花呗分期ABS交易结构和产品要素 | 第33-35页 |
| 3.3.1 专项计划的交易参与机构 | 第33页 |
| 3.3.2 专项计划的交易结构 | 第33-35页 |
| 3.3.3 专项计划的产品要素 | 第35页 |
| 3.4 德邦花呗分期ABS产品发行情况 | 第35-37页 |
| 第4章 德邦花呗分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案例分析 | 第37-50页 |
| 4.1 德邦花呗分期ABS开展的动因 | 第37-38页 |
| 4.1.1 外部动因 | 第37页 |
| 4.1.2 内部动因 | 第37-38页 |
| 4.2 德邦花呗分期ABS基础资产分析 | 第38-43页 |
| 4.2.1 与基础资产相关的业务情况 | 第38-39页 |
| 4.2.2 资产池分布特征 | 第39-43页 |
| 4.3 德邦花呗分期ABS信用增级措施分析 | 第43-44页 |
| 4.3.1 现金流超额覆盖 | 第43页 |
| 4.3.2 优先/次级分层 | 第43-44页 |
| 4.4 德邦花呗分期ABS的优势 | 第44-46页 |
| 4.4.1 原始权益人运营情况良好 | 第44页 |
| 4.4.2 蚂蚁金服在风控方面独特的优势 | 第44-45页 |
| 4.4.3 花呗分期用户具有较高分散度 | 第45页 |
| 4.4.4 信用增进成本较低,资金安排合理 | 第45页 |
| 4.4.5 储架发行制度模式的应用 | 第45-46页 |
| 4.4.6 现金流预测较为合理 | 第46页 |
| 4.5 德邦花呗分期ABS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 4.5.1 基础资产方面的问题 | 第46-48页 |
| 4.5.2 资产池方面的问题 | 第48页 |
| 4.5.3 评级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 4.5.4 证券流动性问题 | 第49-50页 |
| 第5章 促进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 第50-54页 |
| 5.1 完善消费金融ABS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体系 | 第50页 |
| 5.2 提高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质量 | 第50-51页 |
| 5.2.1 通过对专项计划的设计提高资产质量 | 第50页 |
| 5.2.2 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强资产质量 | 第50-51页 |
| 5.3 提高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 | 第51-52页 |
| 5.3.1 加强消费金融ABS的信息披露 | 第51-52页 |
| 5.3.2 鼓励更多投资者参与到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 | 第52页 |
| 5.4 健全消费金融ABS征信系统 | 第52-53页 |
| 5.4.1 完善消费金融ABS的评估体系 | 第52页 |
| 5.4.2 完善大数据风控系统 | 第52-53页 |
| 5.5 加强消费金融ABS的风险识别与管控 | 第53-54页 |
| 5.5.1 提高风险管理工具的技术水平 | 第53页 |
| 5.5.2 监管机构需加强对消费金融ABS高杠杆风险的关注 | 第53-54页 |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