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基于广州6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论第11-20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研究背景第11-12页
        2、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3、对相关研究的评价第17-18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研究思路第18页
        2、研究方法第18-20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20-31页
    (一)互联网+第20-23页
        1、“互联网+”的产生第20-21页
        2、“互联网+”的内涵第21-22页
        3、“互联网+”的特征第22-23页
    (二)信仰第23-27页
        1、信仰的形成第23-25页
        2、信仰的内涵第25-26页
        3、相关概念的辨析第26-27页
    (三)大学生信仰第27-31页
        1、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27-28页
        2、大学生信仰的内涵第28-29页
        3、大学生信仰的功能第29-31页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仰现状第31-51页
    (一)研究设计第31-34页
        1、研究对象第31-32页
        2、研究内容第32-34页
        3、研究工具第34页
    (二)研究结果第34-47页
        1、大学生信仰的总体状况第34-36页
        2、大学生信仰的人口学差异第36-43页
        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总体状况第43-45页
        4、大学生信仰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第45-47页
    (三)研究分析第47-51页
        1、总体上大学生信仰中的积极方面仍占优势第47页
        2、影响大学生信仰的因素呈现多元化第47-49页
        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趋于个性化和合理性第49-50页
        4、大学生社会信仰受互联网使用习惯影响最大第50-51页
三、“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仰问题及原因分析第51-56页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第51-53页
        1、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指标尚有不满第51-52页
        2、大学生信仰往往带有功利性第52页
        3、大学生信仰缺少主导价值观第52-53页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仰问题出现的原因第53-56页
        1、“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剧着信仰教育的不确定性第53页
        2、“互联网+”的智能化冲击着教育者的权威地位第53-54页
        3、“互联网+”的协同性凸显着配套制度的缺失问题第54-55页
        4、“互联网+”的多元化模糊着科学信仰的价值原则第55-56页
四、“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信仰问题对策分析第56-66页
    (一)社会因素第56-58页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撑第56-57页
        2、创新“互联网+”传播平台,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第57页
        3、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推进“互联网+”空间治理第57-58页
    (二)学校因素第58-61页
        1、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提升“互联网+信仰教育”的实效性第58-59页
        2、注重学生个性需求,加强“互联网+信仰教育”的针对性第59-60页
        3、提高教育者网络素养,增加“互联网+信仰教育”的互动性第60-61页
    (三)家庭因素第61-63页
        1、合力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共享第61-62页
        2、积极参与线上教育课程,形成科学教育理念第62页
        3、学会适应“互联网+”时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第62-63页
    (四)自身因素第63-66页
        1、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加强理论学习第63页
        2、正确认识“互联网+”世界,注重社会实践第63-64页
        3、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学会自我反思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附录 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问卷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件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德育的引领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自律研究